腹泻

作者:Jonathan Gotfried, MD, Lewis Katz School of Medicine at Temple University
已审核/已修订 5月 2024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粪便含水量为60%~90%。西方社会中,健康成年人每日排便量100~200 g、婴儿为10 g/(kg•d),粪便量取决于食物中不可吸收的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腹泻指排便量>200 g/日。但多数人认为大便含水增加即为腹泻。此外,许多人摄入纤维后排较多成形大便,他们并不认为是腹泻。

经常排出少量粪便,如里急后重(直肠急迫)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应与腹泻相鉴别。相似地, 大便失禁 可能与腹泻混淆。然而,腹泻会导致大便失禁明显恶化。

(另见 吸收不良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儿童腹泻 在其他地方讨论。)

腹泻的并发症

任何原因造成的腹泻都可导致并发症。

液体丢失造成脱水、电解质丢失(钠、钾、镁、氯),甚至循环衰竭。 严重腹泻时(如霍乱病人)、幼儿、老人或体质虚弱者,可迅速出现循环衰竭。

碳酸氢盐丢失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若患者严重或慢性腹泻,或排大量黏液便时,可发生低钾血症

长期腹泻导致低镁血症,可诱发手足搐搦。

腹泻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每日经口摄入与胃肠道分泌的液体总量约9 L ~ 10 L,其中99 %可在小肠及结肠被吸收。因此,即使小肠水分吸收略有下降,或肠道分泌略有增加(低至1 %的变化),粪便含水量即增加,可导致腹泻发生。

腹泻有多种原因(见表格 腹泻的部分病因)。几种基本机制导致大多数临床上显著的腹泻。 三个最常见的是:增加渗透负荷,增加分泌物/减少吸收,减少接触时间/表面积。 多数疾病可有多种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炎症性肠病腹泻的发病机制包括:肠道黏膜受损、肠腔中渗出物、多种促分泌及细菌毒素影响肠道细胞功能。

渗透压

不可被吸收的水溶性溶质滞留于肠道,保留其中水分,导致腹泻发生。这些溶质可作为缓泻剂,包括聚乙二醇镁盐(氢氧化镁、硫酸镁)及磷酸钠。糖不耐受可致渗透性腹泻(如,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耐受)。 己糖醇(包括:山梨醇甘露醇和木糖醇)是糖果、口香糖和果汁中糖的替代品,因己糖醇肠道吸收差,故大量摄入上述物质后可致渗透性腹泻。乳果糖可通过类似的机制导致腹泻,故可作为缓泻剂使用。过量摄入某些食物(见表格 腹泻的部分病因) 可引起渗透性腹泻。

分泌物增加/吸收减少

若肠道分泌电解质及水分超过其吸收量,可导致腹泻发生。导致分泌亢进的因素包括:感染、无法被吸收的脂肪、某些药物,以及各种内源性、外源性促分泌物质。

感染(如胃肠炎)是导致分泌性腹泻最常见病因。感染合并食物中毒是急性腹泻(病程<4天)最常见病因。绝大多数肠毒素阻断钠-钾交换,其是小肠及结肠水分吸收的主要驱动力。

无法被吸收的食物脂肪和胆汁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回肠切除术后)可刺激结肠分泌,从而导致腹泻。

药物可直接(如,奎尼丁、奎宁、秋水仙碱、蒽醌类泻剂、蓖麻油、前列腺素)或间接(如奥利司他)影响脂肪吸收。

多种内分泌肿瘤能产生促分泌素,包括血管活性肠肽瘤(分泌血管活性肠肽)、胃液素瘤(分泌胃液素)、肥大细胞增多症(分泌组胺)、甲状腺髓质瘤(降钙素和前列腺素)和类癌(分泌组胺、5-羟色胺及多肽)。 某些介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及相关复合物)也可加快小肠和(或)结肠转运时间。

胆汁盐吸收受损,伴发于多种疾病,可刺激水与电解质分泌而引发腹泻。可见绿色或橙色粪便。

接触时间降低/吸收表面积减小

肠道通过时间短、表面积减小可影响水分吸收功能,从而引发腹泻。常见原因包括:小肠或大肠切除或改道、胃切除及炎症性肠病。其他原因包括显微镜性结肠炎(胶原性结肠炎或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及乳糜泻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会因快速运输而引起腹泻。

刺激肠道平滑肌加快通过速度的物质包括:药物(如,含镁抗酸剂、缓泻剂、胆碱酯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ji),体液因素(如,前列腺素、血清素)。

表格
表格
表格
表格

腹泻的评估

病史

现病史应明确腹泻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发病时情况(包括近期旅行史、摄入食物、饮水来源)、用药史(包括近3个月抗生素使用史)、腹痛或呕吐、排便次数及时间、大便性状改变(如血便、脓或黏液便;颜色或性状改变;脂肪泻相关依据)、伴随体重或食欲的变化及直肠紧迫感或里急后重等。应明确密切接触者是否同时出现腹泻。医生应特别询问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变化。

系统回顾 应注意可能的病因,包括:关节痛(炎症性肠疾病乳糜泻);潮红(类癌血管活性肠肽瘤肥大细胞增多症);慢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胃泌素瘤)及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肿瘤)。

既往史 应明确已知危险因素,包括:炎症性肠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艾滋病毒感染和既往消化道手术史(如,胃肠改道数或切除术、胰腺切除)。家族和社会史应注意密切接触者是否同时出现腹泻。

体格检查

评估是否有脱水症状。进行全面腹部查体,并作直肠指检以评估括约肌功能,同时行粪隐血检查,上述检查均十分重要。

危险信号

部分特定表现可能存在器质性或严重疾病导致腹泻发生:

  • 便血或脓液

  • 发热

  • 脱水体征

  • 慢性腹泻

  • 夜间腹泻

  • 体重减轻

临床表现解析

平日体健者出现急性水样泻,多数为感染性腹泻,尤其发生于旅行时,其可能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此处爆发食物中毒。

平日体健者,出现急性血性腹泻,伴或不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提示为肠道侵袭性感染。憩室出血或缺血性结肠炎也可表现为急性血样便。年轻患者反复便血提示炎症性肠病

胃肠道解剖结构正常者,无缓泻剂使用史,出现大量腹泻(每天排便量>1 L)强烈提示内分泌肿瘤导致腹泻。粪便脂肪滴阳性,特别伴体重减轻,提示吸收不良

摄入某些特定的食物(如脂肪)引起腹泻,提示患者存在食物不耐受。

近期抗生素使用史者,需高度怀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包括梭状芽胞杆菌结肠炎(原梭状芽胞杆菌)。

腹泻伴绿色或橙色粪便,提示胆汁盐吸收障碍。

腹泻症状可提示肠道受影响部位。通常,小肠疾病患者排大量水样便或脂肪泻。结肠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次排便少,可能排血便、黏液便及脓液,并伴有腹部不适。

肠易激综合征(IBS)中,腹痛与排便有关,与大便频率或一致性改变有关,或两者兼有。 但是,仅凭症状较难区分肠易激综合征与其他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腹泻的特征是稀便或水样便,在诊断前至少 6 个月发作,并在前 3 个月内出现。这些患者不符合 IBS 的标准;他们可能有腹痛和/或腹胀,但这些不是主要症状(1)。 急性肠道感染(感染后 IBS)后患者有时会出现腹泻型 IBS。

肠道外表现可提示病因:如,皮损或潮红(肥大细胞增多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髓样癌)、右心杂音(类癌)、淋巴结病(淋巴瘤AIDS)和关节炎(炎症性肠病、乳糜泻)。

辅助检查

急性腹泻(病程<4天),通常无需辅助检查。若有脱水体征、血便、发热、严重腹痛、低血压或中毒症状,尤其年幼或老年患者,仍需行辅助检查。进一步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尿素氮及肌酐。收集粪便标本行镜检、培养,若近期有抗生素使用史,需行梭状芽胞杆菌毒素检查。

慢性腹泻(>4周)、免疫抑制患者或重症面容者,腹泻持续1~3周,即需进一步检查。如果可能,诊断评估应以病史和体格检查为指导。如果这种方法不能提供诊断或方向,则需要更广泛的方法。初始检测应包括粪便隐血、脂肪(苏丹染色或粪便弹性蛋白酶)、电解质(计算粪便渗透压)和 Giardia 抗原或聚合酶链反应试验;全血细胞计数与分类;乳糜泻血清学(IgA 组织转谷氨酰胺酶);促甲状腺激素 (TSH) 和游离甲状腺素 (T4);和粪便钙卫蛋白或粪便乳铁蛋白(用于筛查炎症性肠病 [IBD])。2019 年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在功能性腹泻和腹泻型 IBS (IBS-D) 的实验室指南的评估中,建议粪便钙卫蛋白的阈值为 50 mcg/g,或粪便乳铁蛋白的阈值为 4.0 至 7.25 mcg/g,以优化 IBD 的敏感性。对于近期有到高风险地区旅行史或近期从高风险地区移民的患者,应进行虫卵和寄生虫的显微镜检查。粪便测试C. difficile应在近期使用过抗生素或怀疑有C. difficile感染的患者中进行。进行乙状结肠镜或者结肠镜活检以寻找感染源。

如果诊断不明,苏丹染色或粪便弹性蛋白酶对脂肪呈阳性,应测定粪便脂肪含量。可以考虑进行其他检查,包括小肠 CT 小肠造影(结构性疾病)和内窥镜小肠活检(粘膜疾病)(例如,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体重减轻等严重)。若仍无异常发现,对无法解释的脂肪泻,需要评价胰腺结构及功能。少见情况下,胶囊内镜可发现其他检查所不能及的病变,主要为克罗恩病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肠病。

粪便渗透压差计算方法:2902×(大便钠+大便钾),可用于区分分泌性腹泻与渗透性腹泻。若渗透压差<50 mEq/L,提示分泌性腹泻;相反则提示渗透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可能原因包括:服用含镁缓泻剂导致(可查粪便镁含量)、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根据氢呼气试验、乳糖酶和饮食回顾诊断)。

不明原因分泌性腹泻,需行内分泌方面的检查(如,血浆促胃泌素、降钙素、血管活性肠肽、组胺和尿5-羟基吲哚乙酰酸[5-HIAA])。 应检查肾上腺功能不全的症状。 同时需注意滥用泻药情况;可通过粪便查泻药成分排除。

评估参考文献

  1. 1.Lacy BE, Mearin F, Chang L, et al: Bowel disorders.Gastroenterology 150(6):1393–1407, 2016.doi: 10.1053/j.gastro.2016.02.031

腹泻的治疗

  • 脱水者予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 无全身中毒症状,且无血便的腹泻患者,可予止泻治疗。

严重腹泻患者需补液及电解质以矫正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通常需静脉予氯化钠、氯化钾和葡萄糖。若血HCO3-<15mEq/L (< 15 mmol/L),需予乳酸钠、醋酸盐及碳酸氢盐纠正酸中毒。如果腹泻不严重,恶心呕吐症状不严重,可以给予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见 口服补液溶液)。 若需补充大量水及电解质(如霍乱),可同时口服及静脉补液。

腹泻是—种症状。若可能,需进行对因治疗;但对症治疗常必要。口服洛哌丁胺、地芬诺酯、口服磷酸可待因或止泻剂(樟脑鸦片酊)口服液可减轻腹泻。

由于止泻药可加重艰难梭菌感染,对于产志贺氏菌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时可能增加溶血尿毒综合征风险,故腹泻伴血便或病因不明时,不应使用。止泻药仅限于水样泻及无全身中毒症状患者。但是,尚无确切证据支持既往观点——患者服用泻药后,可长期排出致病菌。

车前子或甲基纤维素复合物可增加粪便体积。虽然上述制剂常用于便秘,但小剂使用可降低水样便的含水量。白陶土、果胶、活化硅镁土可吸收水分。渗透活性膳食物质(见表可能加重腹泻的饮食因素) 并且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具有μ阿片受体激动剂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作用的艾沙度林可用于治疗腹泻型IBS。不应用于有胆囊切除术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也可以服用抗生素利福昔明。

关键点

  • 对于急性腹泻患者,仅对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即 > 1 周)、有危险信号、非常年轻或非常年老的患者才需要进行检测。

  • 若有梭状芽胞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志贺菌病感染的可能,应慎用止泻剂。

  • 10% 的急性感染性肠炎患者会出现感染后炎症性肠综合征。

更多信息

以下英语资源可能会有用。请注意,本手册对这些资源的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1.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Guidelines on the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diarrhea and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dults (IBS-D) (2019)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