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定义的,具有SLE、系统性硬化症和多肌炎临床表现特征的综合征,同时伴有极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 肿胀手、雷诺综合征、多关节痛、炎性肌病、食道运动减弱和间质性肺病较为常见。诊断根据临床特征、RNP抗体阳性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异性抗体阴性综合得出。治疗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器官受累情况而定,但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见于全世界和所有人种,在10~2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80%患者为女性。MCTD病因不明。 在许多患者中,该疾病发展为经典 系统性硬化症 或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MCTD的症状和体征
雷诺综合征可比其他症状早数年出现。通常首发症状类似于早期SLE、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甚至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初许多患者表现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疾病。疾病表现可进展并累及越来越广泛,同时临床类型也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最初手弥漫性肿胀是典型的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均如此。皮肤病变包括狼疮样或皮肌炎样皮疹。弥漫性硬皮病样皮肤改变和缺血性骨坏死或指尖溃疡时有发生。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几乎所有患者存在多关节痛,75%有明显的关节炎。关节通常不变形,但也可能出现类似lei'feng'shi'xing的侵蚀性病变和畸形(如“钮扣花”和“天鹅颈”样畸形)。有或没有压痛的近端肌无力是常见的,通常发生在肌肉酶(如肌酸激酶)水平升高的人群中。
约25%的患者发生典型的肾损害(最常见为膜性肾病),通常为轻度;而伴高发病率或死亡率的严重肾脏受累,是非典型MCTD。多达 75%MCTD患者肺部受到累及。间质性肺病是最常见的肺部表现;肺动脉高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也可发生心力衰竭。可进展为干燥综合征。
MCTD的诊断
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抗U1 RNP或RNP抗体)、抗sm抗体和抗DNA抗体。
器官受累确定为临床指征
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或多发性肌炎患者出现其他重叠特征时,应怀疑MCTD。
患者首先需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 U1 RNP抗体。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高滴度的荧光抗核抗体,呈斑点型。存在高滴度抗U1 RNP抗体。需检测抗耐核糖核酸酶的Sm成分的可提取核抗原(抗Sm抗体)和双链DNA(MCTD中以上2个抗体为阴性)以排除其他疾病。抗 RNP 抗体的存在不足以诊断 MCTD;还需要典型的临床发现。
类风湿因子常为阳性,且滴度高。 红细胞沉降率通常增快。
肺动脉高血压应尽早通过肺功能和心超进行筛查。进一步的评估还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肌炎表现、肾脏受累或肺部受累需进行相关脏器的检查。
肌酸激酶、MRI、肌电图或肌肉活检可帮助确认肌炎是否为 MCTD 的一部分。
MCTD 的预后
10年生存率大约80%,但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表现显著。伴发系统性硬化症和多肌炎临床特征的患者预后较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死亡原因包括肺动脉高压、肾衰竭、心肌梗死、结肠穿孔、感染播散和脑出血。某些患者在不予治疗的情况下仍持续缓解多年。
MCTD的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抗疟药(如羟氯喹、氯喹)用于轻度疾病
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例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用于中重度疾病。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有时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他达拉非)用于雷诺综合征
针对具体临床问题的总体治疗措施和初始药物使用与治疗 SLE或者主要临床表现相仿。 对于大多中重度患者而言,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例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霉酚酸酯)治疗有效,尤其在疾病早期效果更佳。 轻型患者常用水杨酸盐、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如羟氯喹,氯喹)或小剂量激素即可控制病情。 重要器官受累严重者常需要更大剂量的激素(如泼尼松1mg/kg•d口服)或加用免疫抑制剂。如果本病患者出现肌炎或系统性硬化症的相关表现,治疗则与后者相同。
雷诺综合征患者应根据其症状和血压耐受情况应用钙通道阻滞剂(例如硝苯地平)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例如他达拉非)。
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密切监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应重视 骨质疏松的预防。如果使用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应预防机会性感染,例如卡氏肺囊虫 (见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预防),以及接种针对常见感染的疫苗(例如肺炎链球菌、流感、新冠肺炎)。
一些专家推荐每1至2年行肺功能检查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定期筛查肺动脉高压,具体情况根据症状。
关键点
MCTD常类似于SLE、系统性硬化和/或多肌炎。
通常情况下,ANA和抗U1 RNP抗体阳性,而抗Sm和抗DNA抗体阴性,但抗 RNP 抗体的存在不足以做出诊断。
预测肺动脉高压
轻症患者可给予NSAIDs或抗疟药,病情较重时需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