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痨和常染色体显性小管间质(ADTKD)肾脏病为遗传性疾病,其囊肿仅局限于肾髓质或皮髓质交界处,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参见肾脏囊肿性疾病概要。)
由于肾痨和常染色体显性小管间质(ADTKD)肾脏病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因此将两者合并分类。 病理上,它们可导致局限于肾髓质或皮髓质交界处的囊肿,以及肾小管萎缩、肾小管基底膜断裂和间质纤维化三联征。 囊肿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是管状扩张的结果。虽然这些都不具有很强的特征性,但两者可能有相似的发病机制。两种疾病的共同特征如下:
(血管升压素)抵抗的尿液浓缩障碍,可导致多尿和烦渴
钠丢失非常严重需要补充
贫血
代谢性酸中毒
轻度蛋白尿和良性尿沉渣
最终,ESKD
肾痨和髓质囊性肾脏病的主要区别在于遗传方式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年龄。
肾痨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占儿童和年轻成人患者(<20岁)CKD肾衰竭的15%。有3种类型:
婴儿,发病年龄中位数为1岁
青少年,中位发病年龄为13岁
青年,中位发病年龄为19岁
在肾消耗症患者中已鉴定出11个基因突变。NPHP1基因的突变最常见,见于30%~60%的患者。约10%的患者还有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肝纤维化、智力残疾和其他神经异常。
在儿童时期可出现终末期肾脏疾病 ,引起生长迟缓和骨病。然而,在许多患者,这些异常发展较慢,很好的代偿以至于不被认为异常,直到典型的尿毒症状出现。有时出现高血压。
肾病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和(或)基因检测
在儿童,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疑诊该病,尤其是当尿液沉渣良性时:
烦渴和脓尿
进展性肾功能下降,尤其不伴高血压时
相关肾外表现
贫血程度与肾衰竭不成比例
常不出现蛋白尿。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但囊肿常仅发生于疾病晚期。超声、CT或MRI可显示肾脏轮廓光滑、肾脏大小正常或缩小、皮髓质分界消失和皮髓质连接处的多发囊肿。常无肾盂积水表现。可进行基因测定。
治疗肾癣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病(ADTK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病(以前被称为髓质囊性肾病)是一组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DIGO)的一份共识报告(1) 提出基于致病基因的疾病分类方法,目前已知4种致病基因(见表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基因分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管间质性肾病:基因分类
这些疾病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
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萎缩
肾小管基底膜增厚
由于管状扩张形成囊肿
免疫荧光染色未见补体和免疫球蛋白着色。
常染色体显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多在30~70岁发病。约15%的患者无家族史,提示为一新型散发突变。 高血压常见,但通常是适度的,且通常在肾功能障碍出现之后发生。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见,可发生于严重肾功能不全之前。患者多在30~50岁进展至终末期肾病。SDTKD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疑诊该病,尤其是当尿液沉渣良性时:
烦渴和多尿
年轻时发生痛风
痛风和慢性肾脏病家族史
蛋白尿没有或轻微。影像学检查发现与肾痨有许多相同之处,仅仅见到肾髓质囊肿。基因测定可证实诊断。在家族累及的成员,有必要行肾脏活检。
治疗与肾痨基本相似。别嘌呤醇可用来控制痛风。
治疗参考文献
1.Eckardt K-U, Alper SL, Antignac C, et al: Autosomal dominant tubulointerstitial kidney disease: Diagnosis,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A KDIGO consensus report.Kidney Int 88(4):676-683, 2015.doi: 10.1038/ki.2015.28
关键点
肾痨和常染色体显性小管间质肾病导致尿无法浓缩(多饮多尿),钠丢失,贫血,和终末期肾病。
肾痨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童时期引起终末期肾病,而ADTK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30岁至50岁出现终末期肾病。
获取肾显像,可行时进行基因检测。
治疗相关疾病和支持治疗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