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血症是由原发性(遗传性)或继发性疾病引起的血浆脂蛋白减少。没有症状,在常规血脂检查中偶然发现。继发性低脂血症的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原发性低脂血症无需治疗。但是有些遗传性疾病患者需要补充大剂量Vit E。
(参见 于脂质代谢概述。)
低脂血症的定义为总胆固醇(TC)<120 mg/dL(<3.1 mmol/L)或<50 mg/dL(<1.3 mmol/L)。
病因可为原发性(遗传)或继发性。继发性病因比原发性病因远为常见,包括:
若在未用降脂药物的患者中发现胆固醇或LDL降低,应检查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促甲状腺激素;如结果阴性则可能为原发性。
共有3种原发性低脂血症,由单个或多个基因突变导致LDLs生成过少或清除增加引起:
无beta脂蛋白血症
乳糜微粒滞留
低beta脂蛋白血症
PCSK9 (原蛋白转化酶类枯草素/kexin 9型)的失功能性突变是造成低LDL的另一个原因。本病没有不良后果,故无需治疗,
无beta脂蛋白血症 (Bassen-Kornzweig综合征)
无beta脂蛋白血症 (Bassen-Kornzweig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因为微粒体中TG转运蛋白的基因突变,而该蛋白对乳糜微粒和VLDL的形成极为重要。 膳食脂肪不能吸收,血清中两条代谢通路中的脂蛋白均缺乏;总胆固醇通常<45mg/dL(<1.16mmol/L),TGs<20mg/dL(<0.23mmol/L),LDLs不能检出。
在婴儿期就可以表现出脂肪吸收不良、脂肪泄及生长迟缓;并可有智力发育障碍。可能导致智力残疾。因为维生素E通过VLDL和LDL被转运到外周组织,病情严重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严重的 维生素E缺乏。 症状和体征包括慢性视网膜变性导致的视力改变、感觉神经病变、共济失调和感觉异常的后柱征、小脑病变体征如辨距困难、共济失调和痉挛状态,这些症状和体征最终可导致死亡。
诊断依据是血浆中不存在脱辅基蛋白 B (apo B)。肠道活检标本显示缺乏微粒体转移蛋白。血涂片上棘形红细胞增多是其特征性表现。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为给予大剂量(100~300mg/kg,1次/天) 维生素E,补充食物脂肪或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预后往往差。
乳糜微粒滞留(Anderson病)
乳糜微粒滞留(chylomicron retention disease)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病变为肠道上皮细胞分泌apoB缺陷。 乳糜微粒经肠细胞转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蛋白,其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与该疾病有关。
患儿可有脂肪吸收不良,脂肪泻,及生长迟缓,也可能出现神经病变,与无beta脂蛋白血症相似。
诊断依靠对胆固醇低和餐后无乳糜微粒的患者进行肠道活检。
治疗为补充饮食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 早期高剂量维生素E治疗可改善预后。
低beta脂蛋白血症
低beta脂蛋白血症是由编码apoB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或共显性遗传病。
杂合子患者拥有截短的载脂蛋白B,导致LDL-C快速清除。杂合子患者除了TC< 120mg/dL(< 3.1mmol/L)和LDL < 80mg/dL(<2.1mmol/L)外,没有症状或体征。 甘油三酯是正常的。一些患者可能有肝脂肪变性
纯合子患者基因截断更短,血脂水平更低(TC<80 mg/dL [< 2.1 mmol/L],LDL-C<20 mg/dL [< 0.52 mmol/L]),或无apoB合成,出现无beta脂蛋白血症的症状和体征。
血脂谱检测出LDL与apo B水平降低即可诊断。低beta脂蛋白血症和无beta脂蛋白血症的区分依靠家族史。
无论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患者只要LDL尚能测出即无需治疗。纯合子患者无LDL的治疗和无beta脂蛋白血症患者一样,包括维生素E,补充食物脂肪或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预后差异较大,但早期诊断和严格坚持治疗可能会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