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是指突然发生的心包(包裹心脏的两层软囊)炎症,常伴疼痛,可引起体液和血液成分(如纤维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进入心包腔。
某些感染或其他可刺激心包发炎的疾病可引起心包炎。
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和剧烈胸痛,疼痛因患者的体位或活动会有所变化,偶尔感觉像心脏病发作。
医生根据症状、有时也根据听诊闻及心脏搏动时的摩擦音作出诊断。
患者常需住院以用药减轻疼痛和炎症。
有时心包炎会产生过量的液体进入心包腔(心包积液)。有时当心包炎是由于外伤、癌症或者心脏手术引起的,心包积液的液体是血液。
急性心包炎的病因
急性心包炎的病因包括
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或真菌感染,发生在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结核病或曲霉病的患者中)
心脏手术(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
胸部损伤
放疗
药物,包括华法林和肝素(抗凝药)、青霉素、普鲁卡因胺(用于治疗异常心律的药物)和苯妥英(抗癫痫药物)
未知(特发性或非特异性心包炎)
在 HIV/艾滋病患者中,有多种感染(包括结核病和曲霉病)可导致心包炎。在美国,结核病引起的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占急性心包炎的少数病例,而在印度和非洲的一些地区,则占了大多数。SARS-CoV-2(引起 COVID-19 的病毒)感染很少引起心包炎。
心脏病发作后,前两天急性心包炎的发生率为 10%~15%,10 天到 2 个月后发生的比例较小(亚急性心包炎)。亚急性心包炎是由引起急性心包炎的相同疾病所引发。
急性心包炎的症状
急性心包炎通常引起胸部锐痛,往往放射至左肩,有时向下放射至左臂。疼痛类似于心脏病发作,但在平卧、吞咽、咳嗽、深呼吸时可加重。心包腔内积液增加了心脏压力,影响泵血。如果压力过高,可发生一种可能致死的疾病——心脏压塞。有时急性心包炎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结核病所致心包炎起病很隐匿,有时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可引起发热、心衰症状,如虚弱、乏力、呼吸困难。可出现心包填塞。
病毒性心包炎常有疼痛,但持续时间短。
如果心脏病发作后首日或次日发生急性心包炎,其症状常不易被发觉,因为心脏病发作的症状是主要关注点。
心脏病发作后 10 天至 2 个月左右发生的心包炎常伴有心肌梗死后综合征(Dressler 综合征),症状包括发热、心包积液(心包腔内的液体过多)、胸膜炎性痛(胸膜炎症引起的疼痛,胸膜是包被肺部的薄膜)、胸腔积液(两层胸膜之间有积液)和关节痛。
高风险特征包括
发热
亚急性发病
使用免疫抑制剂
近期创伤
口服抗凝药物
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后未能改善
心肌心包炎(累及心肌和心包的心包炎)
中等量或大量心包积液
急性心包炎的症状通常会自行消失,但高达 30% 的患者会复发。
15% 至 25% 的特发性心包炎,症状数月或数年反复发作(称为复发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的诊断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
抗炎药,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
治疗基础疾病(如癌症)
有时手术治疗(如心包切开术)
无论原因如何,医生有时会让心包炎患者住院,尤其是具有高风险特征的患者。观察并发症,尤其是心脏压塞。
抗炎药
急性心包炎口服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通常是有效的。一旦疼痛和炎症体征缓解,就应逐步减少药量。秋水仙碱还可减少心包炎以后复发的可能性。
如果发生剧烈疼痛,可能需要使用吗啡等阿片类药物。
泼尼松(一种皮质类固醇)并不直接缓解疼痛,但可通过减轻炎症而缓解疼痛。但是,泼尼松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它可使病毒感染(有些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泼尼松也会增加心包炎日后复发的概率。
治疗潜在疾病
心包炎的进一步治疗多种多样,这取决于心包炎的病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加透析的频率就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包炎的情况。
可引起心包炎的药物能停则停。
放射治疗或化疗可有效治疗癌症。
如果病毒、损伤或某种不明疾病引起的心包炎复发,则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有时联用秋水仙碱)可能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这些药物无效,医生可给予皮质类固醇(只要病因不是感染)。有时将皮质类固醇注入心包腔。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医生通常会做手术切除心包。
细菌性心包炎时,持续的抗生素治疗和心包腔的外科脓液引流将有效。
手术治疗
可通过将细导管插入心包腔(心包穿刺术)排出心包腔内的积液。
有时可通过皮肤插入一根尖端有球囊的导管。然后球囊扩张在心包膜上形成一个孔(窗口)。这一过程称作经皮球囊心包切开术,常用于癌性渗出或再发心包积液的替代手术。
另一个方法是在胸骨下方切个小口,去除一小块心包膜。然后将管子插入心包腔。这一过程被称作剑突下心包切开术,常用于细菌感染性心包炎。这两种操作都需要局部麻醉,可在患者床旁操作以便持续引流,并且都是有效的。
急性心包炎的预后
心包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毒性心包炎或当病因并不能确定时,通常 1~3 周后能够康复。有并发症的和复发性的心包炎恢复缓慢。癌症侵袭到心包膜的患者很少存活超过 12~18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