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作者:Guy P. Armstrong, MD, Waitemata District Health Board and Waitemata Cardiology, Auckland
已审核/已修订 7月 2024
浏览专业版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瓣膜和心脏内壁形成血栓。

  • 当血栓脱落并阻塞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时,就会出现症状。

  • 诊断方法是超声心动图和血培养。

  • 治疗方法是使用抗凝药。

心内膜炎通常指累及心脏内膜(心内膜)和/或心脏瓣膜的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然而,心内膜炎也可无感染。这种类型称为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当受损心脏瓣膜上形成无微生物的纤维化血凝块(无菌赘生物)时会出现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损伤可能归因于出生缺陷、风湿热系统性风湿病(在此病中抗体袭击自身的心脏瓣膜)。极少由心脏导管插入引起。高风险患者有以下几种:

  • 系统性风湿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综合征(导致血栓过多的一种疾病)

  • 肺癌、胃癌或胰腺癌

  • 其他导致血栓过多的疾病,例如脓毒症(重度血液感染)、尿毒症(肾功能障碍引起废物在血液中积聚)、烧伤,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当整个血流中形成多个小血栓时)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样,都能引起瓣膜反流或开放异常。瓣膜上沉积的细菌和血栓脱落(变为栓子),随血流到达机体其他部位,并附着于动脉壁,阻塞动脉。有时栓塞能够引起严重后果。脑动脉栓塞可引起中风,心脏动脉栓塞可引起心脏病发作。常累及的器官包括肺、肾、脾和脑。也可能累及手指和脚趾。栓子也常播散至皮肤和眼睛后面(视网膜)。

心脏瓣膜的功能障碍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衰的症状包括咳嗽、气短和腿部水肿。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症状发生在栓子形成时。具体症状取决于身体哪个部位受累。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 超声心动图

  • 血液培养

非感染性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鉴别较为困难,但由于的治疗不同,二者的鉴别又极为重要。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可通过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附着物诊断。

超声心动图不能确定赘生物是否感染细菌。为检测是否存在微生物,应进行血培养检查。如果血培养未发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则更可能是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可能需要做血液检查来检测提示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的物质。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 基础疾病的治疗

  • 抗凝药

抗凝剂可预防凝血。静脉注射普通肝素或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是最有效的抗凝选择。

应治疗可引起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任何基础疾病。

预后常不乐观,这更多的是因为基础病变而非心脏问题。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