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及相关感染概述

作者:William A. Petri, Jr, MD, PhD,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Medicine
已审核/已修订 1月 2024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立克次体(rickettsioses)及其相关感染(无形体病、埃里希体病、Q热、恙虫病)主要是由一组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染色阴性球杆菌感染所致。除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之外,大多数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表现为骤起发热伴严重头痛、乏力、虚脱以及特征性皮疹等典型临床表现。本病主要为临床诊断,确诊需靠免疫荧光或聚合酶链反应(PCR)。一线治疗是使用多西huan素。

RickettsiaOrientia, Ehrlichia, Anaplasma, 和 Coxiella立克次体属,东方体属,埃里希体属,无形体属和柯克斯体属一度被认为属于同一家族。但是现在根据基因分析,被认为是不同的实体。 虽然这类生物需要依赖活细胞生长,但它们是真正的细菌,因为它们有代谢酶和细胞壁,利用氧气,并且对抗生素敏感。

这些生物通常具有动物宿主和节肢动物媒介;例外的是原泽氏乳杆菌(R.prowazekii)和本氏病原菌,前者的主要宿主是人类,后者不需要节肢动物载体。对于某些生物体(例如, R. rickettsii 和其他斑点热立克次体,和 R. akari, R. felis, 和 Orientia),载体也是水库,这些立克次体的地理分布由受感染的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决定。具体的传播媒介、宿主和流行地区有很大差异(见表由立克次体、东方菌、埃立克体、无形体和柯克氏菌引起的疾病)。

立克次体有许多种,但是大多数人的立克次体感染由其中的3种引起。

  • R. rickettsii

  • R. prowazekii

  • R. typhi

表格
表格

立克次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立克次体首先在节肢动物叮咬处进行繁殖,常引起局部损害(焦痂)。病原体可穿透皮肤或粘膜组织;某些立克次体(R. rickettsii)可在小血管的内皮细胞中增殖,引起血管炎,其他种类立克次体可在白细胞内复制(Ehrlichia 单核细胞, Anaplasma 粒细胞)。

表现为骤起发热伴严重头痛、乏力、虚脱以及特征性皮疹等典型临床表现。

东方体属或Orientia斑疹热型(除立克次氏体R. rickettsii)感染多见局部淋巴结肿大。

立克次氏体R. rickettsii 引起的血管内皮炎症可导致斑疹、脑炎表现以及皮肤和组织坏疽。

严重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斑疹热或埃里希体感染,可能还会引起皮肤淤斑性坏死、指状坏疽、循环衰竭、休克、少尿和无尿、氮质血症、贫血、低钠、低氯、水肿、谵妄以及昏迷等临床表现。

立克次体和相关病原体感染的诊断

  • 病史和体格检查

  • 对皮疹进行荧光抗体染色活检以发现生物

  • 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学检测(紧急血清学检测无用)

  • 聚合酶链反应(PCR)

将立克次体与其他感染区别开来

立克次体及其相关感染需与其他急性感染相鉴别,如脑膜炎球菌败血症、麻疹以及风疹等。有虱、蚤或蜱叮咬史,或疫区接触史对诊断会有很大帮助,但往往这些病史容易被忽略。临床医生应当针对性询问是否在疾病潜伏期内有疫区旅行史。

临床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 脑膜炎球菌败血症:皮疹一般是亚急性,粉红色斑疹、斑丘疹或淤点,暴发性皮疹可出现淤点或淤斑;在急性脑膜炎期时,皮疹进展十分迅速;出现淤斑时,通常会伴有触痛。

  • 麻疹:皮疹往往首先出现在面部,然后向躯干和上肢蔓延,并可以迅速发生融合。

  • 风疹:皮疹一般散开,不相互融合,伴耳后淋巴结肿大,并缺乏明显的中毒症状。

脑膜炎球菌病、风疹和风疹
脑膜炎球菌血症
脑膜炎球菌血症

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血症最初会引起瘀斑,瘀斑会融合并迅速进展为瘀斑。

Photo courtesy of Mr. Gust via the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麻疹(红斑疹)
麻疹(红斑疹)

麻疹(rubeola)表现为弥漫性红斑疹,逐渐融合。

Image courtesy of the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风疹
风疹

风疹表现为弥漫性皮疹,包括不融合的离散、针尖斑疹。

Image courtesy of the 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各种立克次体感染之间的鉴别诊断

各种立克次体感染之间的鉴别诊断。有些立克次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可以直接进行临床诊断,但重叠感染的可能也要考虑。

  • 落基山斑疹热 (RMSF):皮疹通常出现在发热的第4天或前后出现,表现为白斑,最初出现在手腕和脚踝。然后皮疹扩散到四肢的其他部位,并在几天内扩散到躯干、手掌和脚底时逐渐变成瘀点。但有些RMSF患者可能无皮疹出现。常伴有血管炎,累及皮肤、皮下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肺脏、心脏、肾脏、肝脏和脾脏。

  •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皮疹往往首先在腋窝和躯干出现,然后向四周蔓延,但很少累及掌心、足底和面部。其生理和病理异常与RMSF相类似。

  • 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斑疹伤寒的皮疹是非紫癜型,不发生融合,并且比较局限。另外,肾脏和血管并发症也很少见。

  • 恙虫病:的临床表现与RMSF以及斑疹伤寒类似,但是流行地区往往有所不同,易伴有焦痂并且易累及其周围腺体。

  • 立克次体痘:病情比较轻,皮疹呈囊泡型,周围有充血,分散较稀疏,与水痘类似。

  • 非洲蜱虫斑疹伤寒(非洲蜱咬热)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立克次体疾病类似。皮疹位于肢体末端,呈多发性黑色焦痂,并可累及周围腺体。

检测

首先,立克次体病往往为地方发疫源性疾病,因此疫区居住或旅行史通常是最有助于诊断的。然而,通常需要进行测试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对于R. rickettsii 立氏立克次体最有效的检测方法是皮疹活检标本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难以培养并且没有临床价值。 对于立克次体 Ehrlichia 属检测,PCR是最好的方法。 血清学检测对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意义不大,通常只在恢复期有阳性表现。

立克次体及相关感染的治疗

  • 四环素类

鉴于立克次体的诊断比较费时,而且敏感性不高,因此通常需在刚发现时就进行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的进一步恶化,并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四环素类 是一线治疗:多西环素,直至患者好转,无发热24 ~ 48小时,并接受至少7天治疗。病情严重无法口服药物患者可给予静脉用药。虽然一些四环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 8 岁以下儿童牙齿染色,但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 和其他机构发现短期 多西环素 (5至10天,用于治疗立克次氏病)可用于儿童,不会引起牙齿染色或牙釉质变弱(1)。美国儿科学会和其他专家建议使用强力霉素治疗各年龄段儿童立克次体病(见 美国儿科学会红皮书)。对于不能耐受强力霉素的患者,建议进行脱敏治疗。

氯霉素 是当不能使用多西环素时的二线治疗。在美国没有口服氯霉素,IM给药无效。氯霉素会引起血液学不良反应,需要监测血液指标。

但两种药物都属于抑制立克次体药,而并非杀立克次体药。

环丙沙星和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 在体外对某些立克次体有效,但很少有临床经验支持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RMSF。

另外,急性RMSF和流行性斑疹伤寒在感染的后期会伴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输液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以防止加重肺和颅内水肿。

治疗参考文献

  1. 1.Todd SR, Dahlgren FS, Traeger MS, et al: No visible dental staining in children treated with doxycycline for suspected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J Pediatr 166(5):1246-51, 2015.doi: 10.1016/j.jpeds.2015.02.015

关键点

  • 立克次体(rickettsioses)及其相关感染(无形体病、埃里希体病、Q热、恙虫病)主要是由一组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染色阴性球杆菌感染所致Coxiella burnetii

  • 立克次体病会引起发烧,根据疾病,有时会出现局部病灶(焦痂),瘀点皮疹,区域性淋巴结病,脑炎征象,血管炎,皮肤和组织坏疽,器官功能障碍和血管塌陷。

  • 根据病史、临床特征和检测结果(如间接免疫荧光活检、血清学检测、PCR),将立克次体及相关疾病与其他急性感染或其他疾病区分开来。

  • 通常需在刚发现时就进行抗生素经验性治疗以预防感染的进一步恶化,并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 一线治疗是使用多西huan素。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