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硬化症

作者:Nora E. Renthal, MD, Ph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Reviewed ByMichael SD Agus, M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已审核/已修订 修改的 9月 2025
v8547280_zh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骨硬化症是一种 骨石化病 这涉及骨骼的异常硬化和骨骼密度的增加,而对建模的干扰很小;在某些类型中,骨骼对骨髓腔的侵犯会导致血细胞减少。

骨硬化症是一种由破骨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家族性疾病,其特征是骨密度增加和骨骼造型异常。

延迟型骨硬化症(Albers-Schönberg病)

迟发性表现的骨硬化症以破骨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骨密度增加为特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在儿童期、青春期或成人早期发病。它比早发性骨硬化病症状轻。缺陷的CLCN7基因编码氯通道,对破骨细胞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迟发性表现的骨硬化症相对常见,每约20000人中就有1人患病,且具有广泛的地理和种族分布(1)。受影响的人可无症状;总体健康状况通常是不受影响。然而,由于颅神经卡压,可能会出现面瘫和耳聋。骨质增生可能导致骨髓腔狭窄,并引起从贫血到全血细胞减少不等的细胞减少症。然后可能会发生髓外造血,导致肝脾肿大;随之而来 脾功能亢进 反而会使贫血恶化。

出生时骨骼的放射学表现通常是正常的。然而,骨硬化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诊断通常是基于不相干的原因做了X射线检查。受累骨骼分布广泛但呈斑点状。颅顶骨密度增高但鼻旁窦可能闭锁。椎体终板硬化导致特征性的橄榄球衫外观(水平条纹)。可能发生长骨骨折、脊柱侧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以及下颌骨骨髓炎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性骨炎或骨性关节炎(2)。 

有些患者需要输血或行脾切除术治疗贫血。

迟发性表现型骨硬化症参考文献

  1. 1.MedlinePlus [Internet].Bethesda (MD):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US); [updated 2020 Jun 24].Osteopetrosis; [updated 2010 Sep 1; cited 2025 Jun 9].

  2. 2.Sobacchi C, Villa A, Schulz A, Kornak U. CLCN7-Related Osteopetrosis.In: Adam MP, Feldman J, Mirzaa GM, Pagon RA, Wallace SE, Amemiya A, eds. GeneReviews®.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February 12, 2007.

早发性骨硬化病

伴有早熟表现的骨硬化症是由于破骨细胞功能缺陷导致骨密度增加的严重疾病,导致脑神经受压、骨骼异常,最终导致骨髓衰竭。

这种类型的骨硬化症具有恶性、高致死性和先天性特点,通常在婴儿期发病。该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通常由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CIRG1的突变引起。骨质过度生长逐渐破坏骨髓腔,导致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

伴有早发表现的骨硬化症较为罕见,估计发病率为1/25万人。

早发型骨硬化症的早期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与体重增长不佳(以前称为发育不良)、自发性瘀伤、异常出血和贫血。在疾病的后期出现第2、3、7对脑神经瘫痪和肝脾肿大。在生后第一年里常因骨髓功能衰竭(贫血、难以控制的感染或出血)而死亡。

在贫血、异常出血、频繁感染和生长迟缓的情况下,若出现骨质过度增生,需怀疑早发型骨硬化症的诊断。通常情况下,行普通X射线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试验。全身骨密度增加是显著的X线特征。长骨的穿透性摄片显示在骨骺区有横向条带,骨干有纵向条纹。随着疾病的进展,长骨的两端,尤其是肱骨近端和股骨远端形成“烧瓶”状。特征性骨内成骨(骨内骨)形成于椎骨,骨盆和管状骨中。颅骨增厚,脊柱表现为橄榄球衫外观

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泼尼松和干扰素γ在某些病例中有效。

伴有肾小管酸中毒的骨硬化症(吉博-韦恩塞尔综合征;大理石脑病)

伴有肾小管酸中毒的骨硬化症是一种以骨骼和大脑钙化增加以及肾脏变化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类型的骨硬化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缺陷包括碳酸酐酶II基因的突变。

骨硬化症伴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导致机体虚弱、身材矮小以及生长迟滞和体重增长不良。

诊断是基于骨硬化症的X线片变化(即,在X线片上骨骼显得致密)。可见脑钙化。肾小管酸中毒存在,红细胞碳酸酐酶活性降低。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骨硬化症,但对肾小管性酸中毒没有作用 (1)。维持治疗包括碳酸氢盐和电解质的补充,以纠正肾脏的损失。

骨质石化症伴肾小管酸中毒参考文献

  1. 1.McMahon C, Will A, Hu P, Shah GN, Sly WS, Smith OP.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corrects osteopetrosis in the carbonic anhydrase II deficiency syndrome. Blood.2001;97(7):1947-1950.doi:10.1182/blood.v97.7.1947

致密性骨发育不全症(致密性骨发育不全症)

致密性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CTSK基因突变引起,导致骨骼致密但脆弱、身材矮小、面部特征典型、牙齿异常以及骨折风险高。

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编码组织蛋白酶K的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组织蛋白酶 K 是一种由破骨细胞产生的蛋白酶,在细胞外骨基质降解中起重要作用。

身材矮小在幼儿期明显;成年身高 150cm(5英尺)。其他症状包括头颅增大,手和脚短而宽,短指骨末端硬化,指甲营养不良和乳牙滞留。婴儿通常能观察到蓝色巩膜(由于结缔组织缺乏而使得底层的血管颜色得以显示)。受影响者的外貌彼此相似,通常面部较小,下颌后缩(下巴后退),牙齿龋坏且排列异常。颅骨突出,前囟未闭。病理性骨折是致密性骨发育不良的一种并发症。

骨发育障碍矮小症的表现
致密性骨发育不良(下颚后缩)
致密性骨发育不良(下颚后缩)

这张照片显示一名患有致密性骨发育不良的男孩下巴后缩。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致密性骨发育不良(手)
致密性骨发育不良(手)

这张照片显示致密性骨发育不良的男性患者有短而宽的手和末节指骨发育不良(特别是拇指)。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成骨不全(蓝巩膜)
成骨不全(蓝巩膜)

这张照片显示了眼睛的特写,显示出蓝色巩膜(通常为白色)。

JAMES STEVENSON/SCIENCE PHOTO LIBRARY

致密性骨发育不良的诊断依据包括蓝巩膜、身材矮小和特征性骨骼表现。通常情况下,行X线检查。X 线检查显示儿童期出现骨硬化,但既未见骨纹征也未见骨内骨(骨中骨)现象。面部骨骼及鼻窦是发育不全,下颌角是钝角。锁骨可能纤细(较正常狭窄),且其外侧部分可能发育不全;末节指骨呈发育不全状态。

生长激素治疗可被视为改善生长的潜在治疗选择。整形外科手术用于纠正面部和颌部严重畸形。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