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是体内睡眠觉醒周期与环境明暗周期失同步。患者通常有失眠、白天过度嗜睡,或两者兼有,这通常会随着生物钟的自我调整而消退。诊断为临床。治疗取决于病因。
(参见睡眠和觉醒障碍患者的解决方法。)
昼夜节律紊乱是由于内源性睡眠觉醒节律(生物钟)和外源性昼夜节律失调(失同步)造成的。 原因可能是内源性的(如睡眠时相延迟或提前综合征)或外源性的(如时差、倒班工作)。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头部外伤或脑炎患者可能发生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如果原因是外界的,则其他身体昼夜节律,如体温、激素分泌,可能与外界昼夜失同步(外源性失同步),或是彼此间失同步(内源性失同步)。除了失眠和日间困倦,还会造成恶心、不适、易激惹和抑郁。心血管 (1) 和代谢紊乱 (2) 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反复的昼夜循环改变(如频繁长途旅行、轮转倒班等)尤其难以适应,特别是当改变为逆钟向。逆钟向偏移是指将起床和睡觉时间都变得更早(如向东飞行时、从夜里向晚上或早上换班时)。 生物节律恢复后,症状可在几天,在一些患者(如老年人)中,数周甚至数月内缓解。因光线的变化是昼夜节律的有力同步装置,故让病人在期望的起床时间暴露在强光下(5,000~10,000勒克司强度的阳光或人工照明)或在期望的睡眠时间前通过待墨镜来减少光线暴露可以加速节律的调整。睡前使用褪黑素可能有帮助。
睡眠节律紊乱的患者常会误用酒精、安眠药和兴奋剂。
睡眠节律紊乱包括以下表现:
时差型睡眠节律紊乱(时差障碍)
倒班型睡眠节律紊乱(倒班障碍)
睡眠时相改变型睡眠节律紊乱
时差型睡眠节律紊乱(时差障碍)
时区改变睡眠障碍是由于短时间内跨越>2个以上时区引起。向东旅行(睡眠周期提前)比向西旅行(睡眠周期延后)引起的症状更加严重。
如有可能,旅行者可在启程前逐渐改变他们的睡眠觉醒周期以使其接近于目的地的情况,并且在到达后白天尽量暴露于阳光下(尤其在早晨),入睡前提前暴露于黑暗。 也可在到达目的地后短期使用短效安眠药或促觉醒药物(如莫达非尼)。
倒班型睡眠节律紊乱(倒班障碍)
症状的严重程度正比于
换班频率
每次改变的幅度
连续工作两晚的天数
倒班的时间长短
睡眠时间逆时针变化(提前睡眠)的频率
固定班次工作(即全职夜班或晚班)在生物学上是可取的;轮班应顺时针进行(即日班到晚班再到夜班)。然而,即使是固定的倒班也会给工作者带来麻烦,因为白天的嘈杂与光线会影响睡眠的质量,且参加社会或家庭活动会减少其白天睡眠时间。
轮班工作者在保持清醒时应尽量地让自己暴露于光线中(阳光或夜班中的人工照明),而在白天睡觉时则应尽量保持房间的黑暗与安静。早上回家时戴上太阳镜对睡眠预期也有帮助,除非它导致驾驶时昏昏欲睡。眼罩和白噪音装置都有用。睡前使用褪黑激素也有帮助。如症状持续存在并影响社会功能,可谨慎使用短效安眠药与促醒药。
睡眠时相改变型睡眠节律紊乱
这些综合征患者在一个24小时的昼夜周期内睡眠质量与时间正常,但整个周期与患者自身所希望的或需要的周期不同步。 少数患者的昼夜周期不是24小时,其每天的觉醒与睡眠的时间或提早或延后。如果病人按照自身的昼夜周期,则不表现出症状。
延迟睡眠期综合症: 患者总是很晚才入睡和醒来(例如,凌晨 3 点和上午 10 点)。这种模式在青少年时期比成年时期更为常见。如果需要为工作或学习而早期,则会导致日间困倦;患者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或早晨缺课。他们可以与选择熬夜的人区分开来,因为即使他们尝试也无法早睡。 轻度的睡眠延后(<3小时)可以通过不断的早起以及亮光疗法来纠正,同时也可睡前1小时使用褪黑素辅助治疗。 另一种方法是不断推迟睡觉和起床时间(1~3小时/日)直至达到正常睡眠觉醒时间。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这种综合征(睡觉与起床时间提前)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采用夜间强光,早晨使用遮光的护目镜有效。
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很少见,以独立的睡眠-觉醒周期为特征。 这种睡眠-觉醒周期有固定的时长,但通常>24小时,导致睡眠和觉醒时间每天延迟1~2小时。这种障碍常见于盲人。他司美琼,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可提高夜间睡眠时长,且在患此疾病的全盲患者中减少日间睡眠时间。
参考文献
1.Chellappa SL, Vujovic N, Williams JS, Scheer FAJL.Impact of circadian disruption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disease Trends Endocrinol Metab 30(10):767-779, 2019.doi: 10.1016/j.tem.2019.07.008
2.Depner CM, Stothard ER, Wright KP Jr. 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 sleep and circadian disorders.Curr Diab Rep 14(7):507, 2014 .doi: 10.1007/s11892-014-050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