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折返机制
这里以房室结折返为例。两条路径连接相同的点。A通道有较缓慢的传导和较短的不应期。B通道传导正常和有较长的不应期。
I.到达1的正常冲动同时沿着A和B路径下传。经通路A的传导较慢,抵达组织2时其已去极化并处在不应期。此为一个正常窦性心搏的结果。
II.过早的冲动发现途径B处于不应期并被阻断,但可以在途径A上传导,因为其不应期较短。抵达组织2时继续向前传导并沿通路B逆行上传,被处在不应期的组织3阻滞。此为窦性搏动伴PR间期延长的结果。
III.如果通过路径A的传导速度足够慢,则过早的冲动可能会继续沿着途径B一直逆行,现在已通过其不应期。假如通路A也过了不应期,冲动可再度进入通路A而继续循环,在每一循环中向心室(4)传出冲动并逆向传至心房(5),产生一持续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在这些主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