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

作者:Daniel F. Danzl, MD,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School of Medicine
已审核/已修订 11月 2024
看法 进行患者培训

低体温是指核心体温< 35° C。症状可以从寒战和昏睡向意识模糊、昏迷和死亡进展。轻度体温过低的治疗方法是被动复温,使用温暖的环境和隔热毯。严重体温过低需要对体表(例如,使用强制空气加热系统、辐射源)和核心(例如,使用热空气吸入、热输液和灌洗、体外血液重新加热)进行积极的重新加热。

(参见冻伤的概述。)

原发性体温过低被广泛低估,可分为意外(最常见)、凶杀或自杀。继发性体温过低是由于潜在的医疗条件,可能未被充分认识,并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有重大影响。

体温过低的病因

当体热丢失超出体热产生时导致低体温。 低体温最常出现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或浸渍在冷水中时,但是,它也可发生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例如当人们静止不动地躺在一很凉的表面上(例如,他们喝醉时)或者很长时间浸渍在游泳温度的水中时(例如20~24°C)。穿湿衣服和吹风会增加出现低体温的危险性。

能够导致意识丧失或静止不动或两者均有的状态(例如,创伤、低血糖、癫痫、中风、药物或酒精中毒)是常见的倾向因素。年长者及年幼者也是高危人群:

  • 年长者通常会出现温度感知减弱、活动和沟通能力受损的情况,导致他们倾向于留在过于凉爽的环境中。这些不便,加之皮下脂肪减少,促成年长者低体温—有时甚至在冷的房屋室内亦可导致低体温。

  • 相似的,年幼者也不便活动和沟通,且体表面积/体重比率高,这增加了热量丧失。

体温过低的病理生理学

低体温减慢所有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神经传导、精神敏锐度、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代谢率。体温低于30°C体温调节就会终止;此时机体必须依靠外部热源复温。

肾脏细胞功能障碍和抗利尿激素(ADH)水平降低可导致产生大量稀释尿(冷利尿)。利尿加之液体渗漏到组织间隙造成低血容量。伴随体温过低发生的血管收缩可能掩盖低血容量,此后表现为在复温过程中当外周血管扩张时突然出现休克或心搏骤停(复温崩溃)。

浸泡在冷水中会引发潜水反射,包括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血液被分流到重要器官(如心脏、大脑)。这种反射在幼儿最为明显,并可能有助于保护他们。同时,由于完全浸没在接近冰冻的水中所致体温过低可以通过降低代谢需求保护脑部免受缺氧。代谢需求减低可能解释了由于极度体温过低引起长时间心脏停搏后偶尔还能存活的现象。

体温过低的症状和体征

最初会出现强烈的颤抖,但随后逐渐停止,这使得体温下降得更快。随着体温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加重;人们感觉不到寒冷。嗜睡、手脚迟钝,随后出现意识模糊、易激惹,有时产生幻觉,并最终昏迷。瞳孔反应可能消失。呼吸和心跳减慢并最终停止。初发窦性心动过缓伴慢性心房颤动;终末节律为室颤或无搏。

体温过低的诊断

  • 测量核心体温

  • 考虑是否存在醉酒,黏液水肿,脓毒症,低血糖及创伤

诊断是通过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核心温度,而不是口腔温度。经直肠及食道探头测量体温最准确。

用于划分低体温症严重程度的温度阈值各不相同。荒野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采用了以下内容 (1):

  • 温和:32 至 35°C

  • 适度:28 至 32°C

  • 严重的: < 28℃

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糖(包括床旁检测)、血电解质、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动脉血气分析。在低体温情况下,动脉血气分析是不准确的。脑电图(EEG)可能显示J(Osborn)波(见图异常心电图显示J [Osborn]波[V4])和间期延长(PR、QRS、QT)。

如果体温过低的原因不明,检测影响因素的测试包括测量血清酒精水平、促甲状腺激素 (TSH)、游离甲状腺素和皮质醇,以及筛查其他暴露因素(即某些药物和物质,如毒素或非法药物)。需考虑是否存在脓毒症及隐匿性头部或骨骼创伤。肾上腺素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包括黏液性水肿)可导致体温过低,且通常是隐匿性的,无耐寒史、皮肤干燥、关节痛或乏力。未能复温是一个线索。粘液水肿的特点是踝关节反射的放松期比收缩期延长。

出现J(Osborn)波的异常心电图(V4导联)

在QRS波群和ST段交界处可见驼峰状J(Osborn)波。计算机程序不能可靠地区分J波形态异常与心肌损伤电流。

诊断参考文献

  1. 1.Dow J, Giesbrecht GG, Danzl DF, et al.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Out-of-Hospit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Accidental Hypothermia: 2019 Update.Wilderness Environ Med.30(4S):S47-S69, 2019.doi: 10.1016/j.wem.2019.10.002

治疗体温过低

  • 干燥和绝缘隔热

  • 液体复苏疗法

  • 除轻微、意外和不复杂的低体温病例,其余病例需主动复温

首要的是要防止进一步的热量丧失即除去湿衣服,并将病人保暖隔热。后续措施取决于体温过低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心血管不稳定。对于轻度体温过低的患者,恢复正常体温比严重体温过高的患者更不迫切。对于稳定的患者,每小时提高核心体温1°C是可行的。

液体复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患者通常是低血容量的。给患者静脉注射500毫升至2升0.9%生理盐水(儿童20毫升/公斤);如果可能,将溶液加热至40至42°C。如需要应给予更多液体以维持灌注。

经验与提示

  • 中度至重度低温,需在四肢复温前稳定核心体温,防止外周血管扩张时突发性心血管衰竭(复温崩溃)。

被动复温

轻微低体温(体温32~35°C)且体温调节功能完整(由寒战提示)的患者(1),用热毯包裹病人,并提供热液体喝就足够了。

主动复温

如病人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必须主动复温:

  • 温度 < 32℃

  • 心血管不稳定

  • 激素不足(如肾上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减退)

  • 创伤引起的低体温

  • 毒素引起的低体温

  • 诱发疾病

中度低体温患者,体温在温度范围 (28 ~ 32.2° C)的上限 (1),可应用强力热空气环绕进行体外复温。外部热源最好放在靠近胸部的地方,因为在心血管系统功能减低的状态下,加温四肢可增加代谢需求。

对于 严重低温症 (体温 < 28°C) (1),需要进行核心复温,特别是对于低血压或心脏骤停的患者。

核心复温措施包括

  • 吸入

  • 静脉灌注

  • 灌洗

  • 体外核心复温(ECR)

通过面罩或气管内管提供加热(40至45°C)的湿化氧气,可消除呼吸热损失,并可使复温速率增加1至2°C/小时。

静脉给予晶体液或血液时需加热至40~42°C,尤其在进行大剂量容量复苏时。

通过2根胸腔造口管进行闭式胸腔灌洗(参见如何进行管式和导管式胸腔造口术)在严重病例中非常有效。透析液加热至40 - 45°C,使用2根导管进行腹腔灌洗,对有横纹肌溶解、毒素摄入或电解质异常的严重低温患者尤其有用。加热洗膀胱或胃肠道只传递很少的热量。

有几种类型的体外生命支持可供选择,包括血液透析、静脉-静脉 (V-V) 或连续静脉-动脉(V-A) 体外膜氧合 (ECMO) 和心肺旁路。这些措施需要事先安排有适当专家的方案。虽然从直觉上看,这些措施很有吸引力,也很英勇,但在许多医院,这些措施并不是常规可用的,也不是普遍使用的。

心肺复苏(CPR)

当核心温度较低时,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如果这些症状仅仅是由于体温过低引起的,则无需积极治疗。

经氧合后气管插管,必要时,必须轻轻进行,以避免引发非灌注性心律失常。

如果病人有灌注心律,CPR应延迟,除非床旁心超证实心脏运动停止,真的心跳骤停。使用液体和积极复温治疗。不做胸外按压是因为

  • 复温时脉搏可能快速恢复

  • 胸外按压可以将灌注节律转换为非灌注节律

存在非灌注心律(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的患者需要心肺复苏。 需行胸外按压和气管内插管。如果体温较低,成功除颤是困难的;可以对除颤器的最大能量设置进行一次尝试(双相200 J,单相360 J),但如果无效,则通常推迟到温度>30°C时再进行进一步尝试。

通常不给予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药物(例如,抗心律失常药、血管升压药和正性肌力药)。通常对那些存在与低体温不相称的严重低血压患者和对液体复苏和复温无反应的患者,标准输注小剂量多巴胺(1~5mcg/kg/min)或其他儿茶酚胺类药 (2)。

高级生命支持应该持续至体温达到32°C,除非出现明显致死性损害或疾病。在复苏过程中出现严重高钾血症(>12mEq/L[12 mmol/L])通常表明一个致命的结果,可以指导决定终止复苏努力(2)。

治疗参考文献

  1. 1.Musi ME, Sheets A, Zafren K, et al.Clinical staging of accidental hypothermia: The Revised Swiss System: Clinical staging of accidental hypothermia: The Revised Swiss System: Recommen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Mountain Emergency Medicine (ICAR MedCom).Resuscitation.162:182, 2021.doi: 10.1016/j.resuscitation.2021.02.038

  2. 2.Lott C, Truhlar A, Alfonzo A, et al.European Resuscitation Council Guidelines 2021: Cardiac arrest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Resuscitation.2021.161:152

低温症的预后

在冰水中浸泡1小时或(很少)更长时间的患者,即使在核心温度非常低或瞳孔无反应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地恢复体温,而不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参见溺水:预后)。结果很难预料,不能基于Glasgow昏迷评分来评判。

预后不良的指标包括:

  • 细胞裂解的证据(血清钾> 12mEq/L [12 mmol/L])

  • 血管内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50 mg/dL[1.47 micromol/L])

  • 非灌注心律(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搏)

相同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低体温,儿童可能较成人更易恢复。

关键点

  • 使用电子温度计或探头,在直肠或食管测量核心温度。

  • 高于约32°C时,可加热热或者使用加热的毛毯以及热饮进行恰当治疗。

  • 低于约32°C时,需要主动复温,一般采用充气的热空气罩,加热、加湿氧气,温静脉输液,有时还需要使用加热灌洗或体外的方法(如体外循环、血液透析)。

  • 温度较低时,患者血容量较低,需要液体复苏。

  • 如果有灌注心律则不进行CPR。

  • 给非灌注心律病人做CPR时,除颤被延迟(一个初步尝试后)至温度达到约30°C左右。

  • 高级心脏生命支持药物通常要等到温度达到30°C左右才能给药。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
下载默沙东 诊疗手册应用程序!ANDROID iOS APP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