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为发生于皮脂腺密集部位皮肤(面部、头皮、胸部)的一种常见炎症。病因不明,但是 马拉色菌这一皮肤的正常寄生酵母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皮炎在HIV患者和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发生的频率增加。 脂溢性皮炎偶尔会导致头皮、发际线和面部出现瘙痒、头皮屑和黄色、油腻的鳞屑。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使用抗真菌药、局部皮质类固醇、焦油和角质层分离剂进行治疗。
(参见 皮炎的定义。)
本病虽然命名为“脂溢性”,但患者的局部皮脂分泌通常正常。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可能与 马拉色菌 在皮肤表面的数量以及对它们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相关。
脂溢性皮炎在婴儿最经常发生,通常在3个月以内,也可发生于30岁到70岁成人。疾病的发病几率及严重程度似乎与遗传、情绪、心理压力以及气候(天气冷时通常会加重)有关。 脂溢性皮炎可能先于或与之相关 银屑病 (称为脂溢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 帕金森综合症),例如,由于皮脂腺活动的变化,或在那些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的人中,可能是因为 T 细胞促炎和抗炎反应的不平衡。很少情况下,皮炎也会泛发全身。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和体征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逐渐进展,通常只有在出现干燥的片状脱屑 )或油性弥漫性鳞屑剥落(头皮屑),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时,皮炎才表现明显。
在严重的疾病中,沿发际线、耳后、眉毛、鼻唇沟和胸骨上会出现黄红色鳞屑丘疹。 皮损尚可累及睑缘,形成干燥的黄色痂皮,甚至刺激结膜。 脂溢性皮炎不会导致脱发。
新生儿也可以发生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上黄色厚痂(摇篮帽)、耳后的裂隙与黄色鳞屑、面部红色丘疹以及顽固的尿布疹。
稍大的孩子可能表现为头皮上1~2cm大小黏着的鳞屑性厚斑块。
这张照片显示累及眉毛,鼻梁和鼻唇沟的脂溢性皮炎。
Image provided by Thomas Habif, MD.
图示耳后区脂溢性皮炎的红斑鳞状病变。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这张照片显示乳痂呈增厚的、黄色硬痂和弥漫性红斑。
Biophoto Associates/SCIENCE PHOTO LIBRARY
脂溢性皮炎的诊断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局部治疗与抗真菌,皮质类固醇,焦油,角膜溶解剂,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成人和大龄儿童
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应包括每周至少洗头两次,因为不经常洗头会导致 马拉色菌繁殖,头皮屑增多。 抗真菌洗发水(例如,酮康唑 2% 或 1%)在控制脂溢性皮炎的头皮屑方面非常有效。 因为脂溢性皮炎往往是慢性的并且经常在停止治疗后复发,所以经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真菌洗发水(例如,每周一次或两次)。 每天或每隔一天使用角质层分离洗发水(吡啶硫酮锌、硫化硒或硫磺和水杨酸)和焦油洗发水(在美国柜台有售),直到头皮屑得到控制,之后每周两次也有帮助。
如果抗真菌和角质溶解洗剂不能充分缓解瘙痒,则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溶液(如0.01%的氟丙酮溶液)。 虽然头皮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用皮质类固醇副作用影响的部位之一(例如毛细血管扩张、萎缩、毛囊炎、痤疮、扩张纹),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因此外用皮质类固醇应仅用作需要。
胡须和眉毛区域的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头皮的脂溢性皮炎相似。然而,胡须和眉毛区域更容易受到局部皮质类固醇的不利影响。 因此,应减少使用皮质类固醇的频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效力较低的皮质类固醇溶液(例如,0.025% 曲安奈德)。
对于非末端毛发区域(例如,鼻唇沟、耳后区域、胸骨)的脂溢性皮炎,治疗方法类似。然而,面霜(在有毛发的区域通常是不可接受的)比溶液更受欢迎。 对于较轻的病例,每天两次使用 2% 酮康唑乳膏或其他局部咪唑通常就足够了。 如果没有,每天两次使用温和的外用皮质类固醇(1 至 2.5% 氢化可的松乳膏,0.2% 氢化可的松戊酸酯乳膏)。 由于面部皮肤对皮质类固醇的不良反应(例如,毛细血管扩张、萎缩、毛囊炎/痤疮、口周皮炎)的敏感性,通常不需要更高效力的外用皮质类固醇,并且只应短期使用(如果有的话)。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吡美莫司和他克莫司)也有效,尤其是在需要长期使用且单独使用抗真菌药效果不佳时。
婴儿和儿童
婴儿每天使用婴儿洗发水,每天涂抹一至两次1~2.5%的氢化可的松霜或0.01%氟轻松油,用于头皮或面部的发红或鳞屑剥落。 局部抗真菌药物如2%酮康唑乳膏或1%益康唑乳膏在病情严重时也有帮助。
对于幼儿头皮上的厚病变,在睡前将矿物油、橄榄油或皮质类固醇凝胶或油涂抹在受影响的部位,例如用牙刷摩擦。每天用洗发水进行清洗,直到厚厚的鳞屑消失。
关键点
在成人中,脂溢性皮炎会导致头皮屑,有时会在头皮、眉毛周围、鼻唇沟、鼻子、外耳道、耳后和胸骨上出现鳞屑。
脂溢性皮炎患者可导致新生儿头皮厚、黄色结痂状病变,或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头皮厚、有鳞片状厚斑块。
治疗包括局部抗真菌药物;抗真菌剂、角质溶解和焦油洗发水;和局部皮质类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