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K 缺乏症最常见于婴儿,尤其是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这种缺乏症可引起出血;因此,所有新生儿都应注射维生素 K。
在新生儿中,主要症状是出血,可危及生命。
根据凝血功能检查可诊断。
所有的新生儿都必须注射维生素 K。
口服或皮下注射维生素 K 可纠正缺乏。
(也可参见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 K 有两种形式:
叶绿醌: 这种形式的维生素 K 存在于植物中,并可从食物中摄入。当它与脂肪一同摄入时,吸收更佳。叶绿醌没有毒性。
甲基萘醌: 这种形式可由肠道细菌产生,但只有少量可被吸收。在部分国家,甲基萘醌被制成补充剂。
维生素 K 与维生素 A、D 和 E 一样,都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它能溶解于脂肪,与一些脂肪同时摄入时,最有利于吸收。维生素 K 在绿叶蔬菜(如羽衣甘蓝、菠菜、甘蓝)、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含量丰富。
维生素 K 对合成有助于控制出血的蛋白质(凝血因子)而言必不可少,因此在维持正常凝血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持骨骼和其他组织的健康也需要维生素 K。
维生素 K 缺乏症可引起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其表现为容易出血。通常为新生儿注射维生素 K,以保护他们免受这种疾病累及。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时未注射维生素 K,则特别容易患维生素 K 缺乏症,因为母乳中维生素 K 的含量极少。另外,患有脂肪吸收障碍或肝脏疾病的婴儿更容易发生出血性疾病。婴儿配方奶含有维生素 K。如果母亲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抗凝药(使血液不易凝固)或某些抗生素,则维生素 K 缺乏症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大。
在健康成年人中,维生素 K 缺乏症不常见,因为许多绿色蔬菜含有维生素 K,肠道细菌也能生成维生素 K。
如果患者有维生素 K 缺乏症,服用华法林或同类抗凝药会妨碍凝血因子(有助于凝血)的合成,导致更容易出血或出血量更大。抗凝剂可用于治疗导致凝血风险升高的疾病。这些状况包括卧床休息(例如由于受伤或患病)、手术后恢复阶段以及有房颤(一种不规则的异常心律)。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定期验血,以检查其凝血速度。
维生素 K 缺乏症的病因
维生素 K 缺乏症的症状
维生素 K 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是出血,可以是皮下出血(引起淤青)、鼻出血、伤口出血、胃出血或肠出血。有时胃出血导致呕血。尿液或大便内可能带血,或者可能出现黑色柏油样大便。
新生儿可出现危及生命的脑内或脑周的出血。
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因此肝脏疾病可增加出血风险。
维生素 K 缺乏也可影响骨的发育。
维生素 K 缺乏症的诊断
血液化验
有不正常出血的患者,且有危险因素时,应怀疑有维生素 K 缺乏。
可进行血液测试,以测量凝血速度,以帮助确诊。了解患者的维生素 K 摄入量有助于医生解读血液检查的结果。有时需测定血液中的维生素 K 水平。
维生素 K 缺乏症的治疗
所有新生儿都需要注射维生素 K
维生素 K 缺乏症患者需口服或注射维生素 K
所有的新生儿都必须肌注维生素 K,以减少产后颅内出血的风险。
如果诊断为维生素 K 缺乏症,一般需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维生素 K。药物引起的出血需调整药物剂量或增加维生素 K 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