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或美洲板口线虫 Necator americanus感染造成的。症状包括幼虫进入部位的皮疹,感染的早期常伴有腹痛或其他胃肠道症状。晚期可发生缺铁性贫血。在流行区域,钩虫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诊断主要通过在粪便中找到虫卵。治疗药物为阿苯达唑或甲苯哒唑。
参见 寄生虫感染概述。)
据估计,全世界有5.76亿--7.4亿人感染钩虫,绝大多数在发展中地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 americanus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美洲。中东、北部非洲和南欧则只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A. duodenale。美洲板口线虫主要分布在美洲和澳大利亚;它曾经广泛分布于美国南部,现在仍存在于该地区人类垃圾处理不卫生的地区。钩虫在加勒比海岛屿和中美洲和南美洲仍然流行。A. ceylanicum一些菌株,一种狗、猫和仓鼠的钩虫,也在人类肠道中发育成熟。A. ceylanicum感染在亚洲部分地区和一些南太平洋岛屿的居民中已有报道。
钩虫感染的病理生理
在人类肠道中成熟的钩虫物种具有相似的生命周期。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1~2日就可孵化出杆状蚴,随后在5~10日内经过一次蜕皮转化为细长的丝状蚴。如果环境适宜,蚴虫可以存活3~4周。 当人们赤脚行走或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土壤时,丝状蚴可钻入人的皮肤。
随血流到达肺脏、进入到肺泡,然后沿支气管树向上移行到至会厌部,然后被吞入消化道。蚴虫吸附于小肠并发育为成虫,长期吸血。成虫的寿命可≥2年。
Image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lobal Health, Divis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and Malaria.
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是否进展为贫血取决于虫负荷以及饮食中可吸收铁的量。
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钩虫感染
人畜共患性钩虫感染包括
嗜酸性小肠结肠炎
巴西钩口线虫和犬钩口线虫的主要宿主为猫和狗。它们在人体内不能完成生活周期。 如果它们的蚴虫进入人体皮肤,它们通常会在皮肤内游走而不会迁移到肠道,导致皮下幼虫移行症。
A. caninum 幼虫很少迁移到肠道,它们在肠道可引起嗜酸性小肠结肠炎。 然而,它们不会造成显著的失血和贫血,并且由于它们还没有发育至成熟的成虫,所以不会产卵(使得诊断困难)。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也可造成急性腹痛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钩虫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钩虫感染通常是无症状的。但在幼虫入侵的部位可发生短暂的瘙痒性斑丘疹(地痒zhen)。大量幼虫通过肺移行有时可引起Löffer综合征,表现为咳嗽、喘息、嗜酸粒细胞升高而且有时可出现咯血。在急性期,位于小肠的成虫可引起上腹部绞痛、纳差、胀气、腹泻和体重减轻。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慢性、严重chang'dao感染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虚弱、心动过速、疲乏和周围性水肿。常伴随轻度嗜酸性细胞增多。儿童患者中,慢性失血可导致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在妊娠妇女中可导致胎儿发育发育迟缓。
当动物钩虫感染人类但未达到成年期时,会发生皮肤幼虫移行症。 它是由于幼虫在皮肤中迁徙所致,其特征为皮肤瘙痒、红斑、锯齿状皮肤瘢痕。在极少数情况下, A. caninum 幼虫到达人体肠道,在那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小肠结肠炎,伴有腹痛和相关症状。虫卵不存在于粪便中。
钩虫感染的诊断
粪便显微镜检查
在新鲜粪便中很易查到由十二指肠钩虫,锡兰钩口线虫和美洲钩虫排出的薄壳椭圆形虫卵。需要经标本浓缩来诊断轻度感染病例。若粪便不冷藏并在数小时内及时检查,虫卵则可孵出幼虫,必须与粪圆线虫的幼虫区别。虽然可以通过分子探针区分感染人类的三种钩虫,但虫卵无法区分,临床实验室也无法做出物种特异性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存在于钩虫感染的人中。 在感染前期(即从幼虫侵入到粪便中出现虫卵之间的 5 至 9 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唯一的实验室异常。 钩虫感染是鉴别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重要考虑因素,从卫生条件差的流行地区返回的移民或旅行者。
应评估营养状况、贫血和铁储备(参见诊断,缺铁性贫血)。
皮肤幼虫迁徙的诊断需基于临床表现。Ova不存在于粪便中。
肠钩虫感染的治疗
驱虫药
肠钩虫感染
用驱虫药治疗肠道钩虫感染。 可使用下列药物之一:
单剂 阿苯达唑400mg口服
治疗方案为甲苯达唑1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3日,或阿苯达唑500mg一次顿服。
双羟萘酸噻嘧啶11mg/kg(最大剂量1g)口服,一次/天,连用3天
但这些药物仅在使用的益处大于风险时才应用于孕妇。伊维菌素是一种常见的驱虫药,对肠道钩虫感染无效。
对于严重感染,还应该进行支持治疗和纠正缺铁性贫血。
皮肤游走性幼虫病
皮肤幼虫迁徙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但症状可持续5--6周。也可选择阿苯达唑400mg,每日1次口服,连续3--7日;或伊维菌素200mcg/kg,每日1次口服。
钩虫感染的预防
防止不卫生的排便和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土壤(例如,穿鞋子,坐在地上时使用防护措施)对预防钩虫感染是有效的,但在许多流行地区很难实施。在高危地区,对疑似人群每隔3~4个月定期进行群体性驱虫治疗可能见效。
发生皮肤幼虫迁徙的风险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
避免皮肤与可能受钩虫污染的沙滩或其他土壤直接接触狗或猫排便的地方。
治疗猫和狗的钩虫感染
关键点
当人们赤脚行走或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土壤时,钩虫幼虫会穿透皮肤。
在人体,钩虫幼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或 Necator americanus )通过血流移行到肺,穿透肺泡,向上进入到会厌,被吞下,然后在肠道发育成熟。
感染可无症状,但在幼虫穿透的部位可出现痒疹,肺部受累时可引起咳嗽和喘息。
肠道受累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粪便显微镜镜检可诊断。
应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或双羟萘酸噻嘧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