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是由几种暗色真菌(着色真菌)之一引起的皮肤特异感染。症状是在身体暴露部位出现溃烂结节。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以及培养进行诊断。治疗方法是 伊曲康唑,另一种霉菌活性唑,或 特比萘芬 和手术切除。
(参见真菌感染概述。)
成色菌病是一种皮肤感染,影响免疫能力强的人,主要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它的特点是形成易于溃烂的乳头状瘤样结节。
色芽生菌病通常发生在穿透伤的部位,特别是在没有足够防护鞋和衣服的农民和其他农业工人中。
着色芽生菌病是由在组织中产生硬化体的黑褐色或黑色真菌引起的。
着色芽生菌病的症状和体征
通常,着色芽生菌病从患者的一侧足部或腿部开始,但身体的其他暴露部位也可被感染,特别是皮肤破损处。
病变开始表现为伴有瘙痒的小丘疹,并不断扩大,与皮肤癣菌病(癣菌病)相似。病变可继续扩大,形成暗红或紫罗兰色、边界清楚基部坚硬的斑块。数周或数月后可沿淋巴引流方向出现高出皮肤1~2mm的新病灶。在斑块中心出现坚硬的、呈暗红色或灰色菜花状的结节突起,如未经治疗,在长达多年的病程中,病灶逐渐延伸而覆盖整个肢体。
可出现淋巴管堵塞,有持续性瘙痒,亦可继发细菌感染并形成溃疡病灶,偶尔还可引起败血症。
在着色芽生菌病中,小丘疹最初扩展形成暗红或紫罗兰色、边界清楚基部坚硬的斑块。
Image courtesy of www.doctorfungus.org © 2005.
在慢性着色芽生菌病中,长时间形成硬,钝,红色或灰色的菜花状结节状突起,并延伸至四肢。
Image courtesy of www.doctorfungus.org © 2005.
这张照片显示了累及右下肢的广泛的成色芽生菌病。可见多发疣状和肿瘤性病变。
Image courtesy of Karen McKoy, MD.
着色芽生菌病的诊断
组织病理学
培养
晚期着色芽生菌病病灶具有特征性的外观,但早期病变有可能被误诊为皮肤癣菌病。
黑色素染色(Fontana-Masson)有助于确认硬壳小体(枸杞小体)的存在,后者具有确诊价值。
需要进行真菌培养来确定致病菌。
着色芽生菌病的治疗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通常手术或冷冻治疗。
(参见抗真菌药物。)
但伊曲康唑被认为是治疗着色芽生菌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不过并非对所有患者有效。有时加用氟胞嘧啶来预防复发。氟胞嘧啶 不应用作单一疗法。
个案报道提示泊沙康唑、伏立康唑或特比萘芬可能也有效。
两性霉素B治疗本病无效。
局部病灶需外科手术切除有助于根治。
辅助治疗如冷冻治疗,尽管治疗应答慢,但对治疗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