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可以单独治愈癌症,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另见 癌症治疗概述),特别适用于放射敏感、局部性、可完全被放射场包裹的肿瘤。放射治疗联合手术或联合全身治疗和手术可能会提高治愈率,并允许进行更有限的手术。放射治疗可以在手术或化疗之前进行(新辅助疗)或手术或化疗后进行(辅助治疗)。
即使癌症不可治愈,放疗仍可以缓解症状:
脑肿瘤:改善患者功能,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
压迫脊髓的肿瘤:防止神经损伤进一步加重
上腔静脉综合征:缓解梗阻
疼痛的骨病变:常可缓解症状
辐射不能在不破坏一些相邻的正常细胞的情况下破坏癌细胞。 因此,必须权衡正常组织受损的风险与潜在收益。 影响放疗疗效的因素很多,包括:
辐射类型(例如,光子、电子、质子、α粒子、放射性核素类型)
剂量、计划、分级(剂量如何随时间分配)
癌症的放射敏感性(细胞死亡的可能性)
通常,癌细胞因其高代谢和增殖速率而受到选择性的破坏。正常组织更有效地自我修复。
放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下列问题:
剂量和时间表
分馏
准确靶向癌症的能力
靶区范围
放射束的配置
剂量分布
治疗是量身定制的,利用癌生长的细胞动力学,最大限度地损害癌灶,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放射治疗疗程从患者的精确定位开始。泡沫铸件或塑料面罩往往是为了确保精确地重新定位,以进行连续治疗。有的使用激光引导的传感器。标准放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大剂量,每天1次,数周)和根治性放疗(小剂量,每天1次,每周5天,共6周~8周)。
放疗的类型
放疗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包括
体外照射
立体定向放疗
适形放射治疗
近距离放射疗法
全身放射性核素
外照射
外束放射治疗可以用
光子(伽马辐射)
电子
质子
最常用的放疗方法是使用直线加速器发射伽马射线。适形放疗技术可以减少放射野边缘的散射,从而限制邻近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
电子束放疗的组织穿透力弱,适用于皮肤或表浅的癌症。根据穿透深度和肿瘤类型,采用不同能量的电子束。
质子放疗用途有限,但某些方面优于gamma-射线,可以在距离体表深部组织集聚能量,而gamma-射线会损伤放射束沿线的所有组织。质子放疗还能确保精确的照射边界,减少邻近组织的损伤,特别适合治疗眼部、颅底和脊柱肿瘤。
立体定向放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使用多个精确聚焦的光束,对肿瘤进行精确的立体定向定位,以将单个高剂量或多个分次剂量递送至小型颅内或其他目标。光束从许多不同的角度传递,它们都在肿瘤处相遇,从而在到达肿瘤的途中穿过健康组织的许多不同区域;这意味着肿瘤接受的辐射剂量比周围任何健康组织都要高得多。立体定向治疗经常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优点在于能够完全消除传统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而且不良反应小。缺点包括可治疗区域的大小有限,以及由于高剂量辐射对相邻组织的潜在危险。另外,立体定向放射疗法不能用于身体的所有部位。患者绝对不能移动,目标照射区域必须完全固定。
适形放射治疗
在适形放射治疗中,成像技术允许调整放射束的形状以符合肿瘤的尺寸,从而实现更精确的靶向。
近距离放射疗法
近距离放射疗法涉及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部(如,前列腺或子宫颈)。通常,粒子植入由CT或超声引导。与体外分割放疗相比,近距离放疗能够达到更高的有效辐射剂量,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全身放射性核素
全身放射性核素治疗 适用于具有特异性受体、能够摄取核素的肿瘤(如治疗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或者放射性核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如碘-131联合托西莫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同位素也可以缓解骨转移(如治疗前列腺癌的放射性锶或镭)。
其他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如新辅助化疗,可以增加肿瘤组织对放疗的敏感性并提高疗效。
放射疗法的副作用
放疗会损伤所有邻近的正常组织。
急性反应取决于照射范围,包括:
嗜睡
疲劳
黏膜炎
皮肤表现(红斑、瘙痒和脱屑)
食管炎
肺炎
肝炎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和里急后重)
泌尿生殖道症状(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骨髓抑制
晚期并发症
如果眼睛在治疗领域,放疗的晚期并发症包括白内障、角膜炎和视网膜损伤。其他晚期并发症取决于治疗的区域,包括垂体功能低下、口干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肺炎、心包炎、食管狭窄、肝炎、溃疡、胃炎、肾炎、不育症、阴道狭窄、肌肉挛缩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如果需要进行手术,对正常组织的照射会影响组织的愈合。 例如,头颈部放疗会影响牙科手术的恢复(如牙修补和拔牙),因此,放疗应当在必要的牙科手术完成后进行。
放疗会增加发生其他癌症的风险,尤其是白血病、肉瘤、甲状腺癌或乳腺癌。放疗后的5~20年发病率最高,还取决于放疗时患者的年龄 (1)。例如,与成年女性患者相比,青春期的女性霍奇金淋巴瘤胸部放疗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辐射不良影响参考
1.Khanna L, Prasad SR, Yedururi S, et al: Second Malignancies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Update on Pathogenesis and Cross-sectional Imaging Findings. Radiographics 41(3):876–894, 2021.doi:10.1148/rg.202120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