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分离亚型

作者:David Spiegel, MD,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已审核/已修订 5月 2023
浏览专业版

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分离亚型的人会经历 PTSD 的所有症状以及人格解体(与自我的脱离感)和现实感丧失(与环境的脱离感)。

  • 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是与这种 PTSD 亚型相关的两种最突出的分离性症状。

  • 对于患有 PTSD 且持续或反复出现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症状的患者,医生会诊断此病。

  • 心理治疗包括逐渐接触压力源或触发因素和其他策略。

(另见分离性障碍概述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分离是指在创伤的压力下,人脑丧失自动和完全整合身份、记忆和意识各方面的能力。结果,出现分离的患者可能会感到与自我脱离,周围环境可能看起来不真实。一些 PTSD 患者常在暴露于创伤后出现分离性症状(例如遗忘、闪回、麻木和/或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

分离与经历过虐待或忽视的养育史、心理创伤和 PTSD 有关。复杂创伤通常始于生命早期,涉及亲密关系(例如,与看护者的关系),会增加 PTSD 患者出现分离性症状的可能性。生活中后期与分离性症状相关的其他因素包括身体暴力、羞耻和罪责。

你知道吗……

  • 在复杂创伤中,儿童暴露于多种创伤事件,通常是虐待或忽视儿童的形式。它与 PTSD 不同,PTSD 可能由一种异常创伤性事件引起。

  • 由于值得信赖的看护者通常参与复杂的创伤,因此儿童的神经认知发育、自我意识和形成安全依恋的能力会受到破坏,这通常会在成年后产生后果。

大约 15% 的 PTSD 患者还会经历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因此,这些人

  • 更频繁地出现 PTSD 症状

  • 在儿童期出现 PTSD

  • 有高度的创伤暴露和更多的儿童逆境(例如,父母的精神疾病、离婚和贫穷)

  • 经历严重的角色障碍(例如,他们在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家务方面有困难)

  • 有更多的自杀念头,并做出更多的自杀表示、计划和尝试

突然身体损伤(如严重疾病或事故、身体暴力、战争或自然灾害)或甚至此类损伤的威胁都会影响情绪和正常发育。这会进一步干扰患者的体验,改变他或她对未来的期望,并干扰他们的应对能力。

PTSD 患者的脑部扫描显示他们有助于控制思维和调节情绪的脑部结构发生改变。在 PTSD 的分离亚型中,患者情绪受到抑制,以至于发生人格解体(与自我脱离)和现实感丧失(与周围环境脱离)。

PTSD 分离亚型的症状

PTSD 的症状包括侵入性症状(例如,非自愿记忆、梦境或闪回)。许多人努力避免记起事件或身体方面对事件的提醒,或经历分离性遗忘症。他们可能会发展成负面的思维模式,并继续感到与他人分离或疏远,为自己没有做的事情而自责,和/或无法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他们还会出现过度警觉(不断评估环境中威胁的状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和睡眠障碍。

这种 PTSD 亚型的分离性症状会破坏身份、记忆和意识:

  • 人格解体:感觉与自己的心理过程或身体脱离,因此感觉自己像是自己经历的外部观察者

  • 现实感丧失:持续或反复感觉自己的周围环境不真实,好像世界不真实或像在做梦

PTSD 分离亚型的诊断

  • 医生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文本修订版 (DSM-5-TR) 中的特定诊断标准进行评估

为了满足 PTSD“分离性症状”的诊断标准,PTSD 患者还必须在接触应激源时,出现持续或反复的人格解体或现实感丧失的症状。

PTSD 分离亚型的治疗

  • 用于 PTSD 的改良、更渐进的心理疗法

通常,PTSD 的心理治疗包括长期暴露治疗和认知治疗,以减弱 PTSD 引起的反应过度。由于暴露疗法可能会加重分离症状,因此对 PTSD 分离亚型的心理治疗进行改良,以包括逐渐暴露于压力源(或触发因素)以及

  • 识别分离性症状(特别是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

  • 稳定、理清和讨论分离性症状

  • 探索可能导致分离性发作的压力因素

  • 控制任何再次受害的风险

催眠也可能有助于患者容纳和重新处理创伤性记忆。这种技术可能使他们能够

  • 重建他们的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经历

  • 学会控制他们分离的需求

PTSD 分离亚型的预后

患有这种 PTSD 亚型的人会远离要面对其所遭受创伤的影响的情形,尤其是如果他们在儿童期遭受虐待和/或出现分离性症状时。这些人往往难以信任治疗师,预后较差。

了解更多信息

以下是可能对您有帮助的英文资料。请注意,本手册对该资料中的内容不承担责任。

  1. Lanius RA, Brand B, Vermetten E, et al: The dissociative subtyp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ationale, clinical and neurobiologic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Depress Anxiety2(8): 701-708. doi: 10.1002/da.21889

  2. Spiegel D, Lewis-Fernandez R, Lanius R,et al: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 DSM-5. Ann Rev Clin Psychol 9:299-326, 2013. doi: 10.1146/annurev-clinpsy-050212-185531

quizzes_lightbulb_red
Test your KnowledgeTake a Quiz!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
ANDROID APPS in CHINA 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