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或软骨损伤可能引起鼻肿胀、触痛、过度活动、摩擦音、鼻出血和眼眶周围挫伤。诊断通常是基于临床。治疗可能包括复位术,内部填塞和夹板固定。如果鼻中隔血肿,应立即切开引流。
主题资源
鼻骨因为处于面部中心且突出经常是面部骨折的最多部位。由于损伤机制不同,上颌骨骨折、眼眶或筛板损伤和鼻泪管损伤也可能发生。
并发症包括面容畸形和功能性阻塞。鼻中隔血肿为软骨膜下积血,可能导致软骨缺血性或化脓性坏死,进而导致畸形(马鞍鼻)。筛板骨折可以导致脑脊液(CSF)漏出,增加脑膜炎或脑脓肿的风险。幸运的是,这种并发症是罕见的。
DR P.MARAZZI/SCIENCE PHOTO LIBRARY
鼻骨折的症状和体征
颜面部的创伤引起的鼻出血可能提示鼻骨骨折。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明显或微小的鼻畸形、肿胀、鼻尖触痛、摩擦音、不稳定性。撕裂伤、(鼻和眶周)瘀斑、鼻中隔偏曲,并且鼻塞可能存在。鼻中隔血肿表现为鼻中隔的紫色隆起。脑脊液鼻漏表现清水样,但也可能混有血液导致很难鉴别。
鼻部骨折的诊断
体格检查
诊断根据体格检查。因为普通X线检查对鼻骨骨折的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很低而对非复杂性鼻骨骨折的诊断不能提供帮助。如果怀疑存在其他面部骨折或并发症,应做面骨CT检查。床旁葡萄糖试纸条不能准确识别脑脊液鼻漏,因此不推荐使用。
鼻部骨折的治疗
症状性治疗
对于鼻中隔血肿,立即引流
对于畸形,延缓修复
及时治疗包括用冰块冷敷和镇痛控制症状。必须立即将鼻中隔血肿切开并引流以防止感染和软骨坏死。
修复术 仅用于引起临床可见畸形或鼻气道阻塞的骨折。修复术的终点取决于临床表现或气道改善。修复术通常在损伤后3到5天肿胀消退后进行,但应限制在在损伤后2周内进行,在骨痂形成前完成。成人鼻骨折可能需要局麻后行修复;儿童通常需要全身麻醉。
用一个钝性起子通过鼻孔放在塌陷鼻骨下面,当抬高鼻前面和侧面时,在对侧鼻部用适当的压力压迫使鼻背向中线。鼻子固定可能需要内部填塞(包括用抗生素浸透的纱条、硅胶弹性体海绵或类似产品)至鼻前庭高度的位置,同时夹板外固定。内填塞物需要保持放置4~7天;外夹板固定需要保持7~14天。在鼻填塞的同时预防性应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可以减少 毒性休克综合征的风险。
软骨损伤通常不需要修复术。在肿胀消退后畸形仍然存在的罕见情况下,给予局部麻醉后的修复术和夹板固定已足够。
鼻中隔骨折 难以固定,往往需要后期行鼻中隔手术。
Cribriform板骨折伴脑脊液(CSF)外漏需要住院休息、抬高头部并放置腰椎引流管。引流管理和需要抗生素因机构而异。 如果脑脊液漏没有解决,可能需要手术修复颅底。
关键点
鼻骨骨折的主要问题是鼻中隔血肿,鼻出血,鼻塞,美容问题,和少见的筛板骨折。
鼻X射线是不必要的。
立即引流鼻中隔血肿。
延迟修复和一些其他治疗3〜5天,以允许水肿消退。
颞骨骨折发生在严重头部钝器伤之后有时累及耳部结构,引起听力丧失、眩晕、平衡障碍或面神经麻痹。
颞骨骨折特征为
Battle征(耳后瘀斑)
耳出血
血可能通过破裂的鼓膜或耳道内的骨折线自中耳(鼓室积血)流出。血鼓室使鼓膜呈现蓝黑色。脑脊液耳漏提示中耳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颞骨骨折根据颞骨岩部的长轴分为纵向骨折和横向骨折。 纵向骨折占颞骨骨折的70%~90%,横向骨折占10%~30%。一些骨折可能有纵向和横向骨折的共同特点。
纵向骨折 可延伸至中耳并破坏鼓膜;有20%的病例会出现面神经麻痹和可能出现听力损失(通常是传导性的)。
横向骨折 穿过面神经管和耳蜗。其中40%可导致面神经麻痹,有时会出现听力丧失(通常是感觉神经性的),也可导致前庭功能异常(比如眩晕,平衡障碍)。
少数情况下,颞骨骨折发生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前庭功能障碍,可能源于外淋巴瘘。迅速完全性面神经麻痹可能提示严重或粉碎性面神经损伤,而缓慢完全的面神经麻痹通常提示神经完整但有水肿。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颞骨骨折的诊断
CT
评估听力和面神经功能
如果怀疑颞骨骨折,推荐立即行头部CT检查并特别注意颞骨部位。清醒病人最初体格检查时,使用Weber和Rinne音叉试验可帮助分辨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然而,所有颞骨骨折的病人需要规范的听力检测。如果存在面神经麻痹,必须进行面神经的电生理检查。
颞骨骨折的治疗
治疗面神经损害,听力丧失,前庭功能障碍和脑脊液漏
治疗是基于处理面神经损伤,听力丧失,前庭功能障碍和脑脊液漏。如果面神经麻痹迅速发生,电生理反应消失,必须外科手术探查。迟缓性或不完全性面神经麻痹给予保守治疗。迟缓性或不完全性面神经麻痹给予保守治疗后可恢复,包括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可逐渐减量应用。
传导性耳聋需要在损伤后数周到数月行听骨链重建。较好的恢复是可能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常是永久性的,目前没有内外科治疗可以改善听力。但是少见的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鼓室探查术可能发现存在外淋巴瘘。
如果前庭功能障碍源于外淋巴瘘,修复术可以减轻眩晕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频率。源于前庭神经或前庭迷路损伤的前庭功能障碍,几乎没有干预可改善预后。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带来更持续的改善。
颞骨骨折和脑脊液耳漏的病人因为存在脑膜炎的危险应当住院。耳漏通常几天内可自行停止,尽管少数情况下需应用腰椎穿刺引流或手术闭合缺损。不对耳道进行冲洗或操作。在一些机构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关键点
颞骨骨折可引起耳出血,血液积在鼓膜后,听力丧失,前庭功能障碍,和/或面神经麻痹。
做侧重颞骨的CT,为病人测听力,如怀疑面部神经麻痹,加做面神经的电测试。
直接治疗处理面神经损伤,听力丧失,前庭功能障碍和脑脊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