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由线虫中的丝虫 Loa loa感染所致。症状包括局限性皮肤血管水肿(Calabar丝虫肿)以及成虫在结膜下的移行。通过在外周血发现微丝蚴或观察到微丝蚴在眼中穿行可诊断。治疗药物为乙胺嗪。
罗阿丝虫病主要局限在西非和中非的雨林地带。人类是所知的自然宿主。
Loa loa罗阿丝虫通过虻(Chrysops斑虻、[鹿虻或马蝇])叮咬传播。微丝蚴在人类宿主的皮下组织成熟为成虫;雌虫体长40~70mm,雄虫体长30~34mm。成虫会生产微丝蚴。成虫在皮下组织和眼结膜下移行,而微丝蚴则在血流中循环。蝇虫在白天(微丝蚴水平最高时)叮咬人类可导致感染。
Image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lobal Health, Divis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and Malaria.
感染有时可造成心肌病、肾病和脑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但不具有特异性。
Loiasis的症状和体征
多数感染者无症状。感染后产生的血管性水肿(Calabar肿胀)可见于人体的任何部位,但以肢体最为多见;这被认为是一种对移行成虫释放的变应原的过敏反应。在当地的居民中,水肿通常持续1~3日,但发生在旅游者中则时间更长也更加严重。虫体可穿过眼睛移行到结膜下。这种移行可能是令人不安的,但残留的眼睛损伤并不常见。
肾病通常表现为蛋白尿,可伴有或不伴有轻度的血尿,这被认为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的。
脑病通常是轻度的,常伴有不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
Loiasis的诊断
通过眼睛的检查发现结膜下的成虫
在眼中、或皮下找到成虫
通过显微镜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或确定微丝蚴的数量
对有疾病流行地区接触史的移民或旅行者中,如眼部发现成虫,出现Calabar肿胀或原因不明的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怀疑罗阿丝虫病。
偶尔,通过观察在结膜下迁移的成虫或通过在从眼睛或皮肤上移除并鉴定为罗阿丝虫来确认罗阿丝虫的诊断。
显微镜下检测外周血中的微丝蚴可确定诊断;应量化每毫升血液中的微丝蚴数量。应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采血,因为这时候的微丝蚴血症水平最高。
但抗体血清学检测不能区分Loa loa罗阿丝虫和其他种丝虫感染。Loa罗阿丝虫特异性抗体检测已经开发应用,但在美国并不普及。此外,阳性血清学检测不能区分过去和当前的感染。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寄生虫实验室可以应用实时定量PCR(qPCR)进行明确诊断并确定微丝蚴的载量。
在对来自非洲流行地区的人群应用乙胺嗪或伊维菌素治疗其他疾病时,应排除罗阿丝虫 感染, 因为这些药物对患有罗阿丝虫病的患者有极大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血液中罗阿微丝蚴≥ 8000/mL,用乙胺嗪或伊维菌素治疗时可能出现致命性脑病,这是由微丝蚴死亡时释放的抗原所导致的。
Loiasis的治疗
乙胺嗪
对于重度感染,用阿苯达唑和/或血浆分离术进行初始治疗
罗阿丝虫病的治疗很复杂。乙胺嗪(DEC)是唯一既能杀死微丝蚴又能杀死成虫的药物。在美国,只有在实验室确诊了罗阿丝虫病后才能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获得治疗用药;临床医生在开始治疗前应寻求专家建议,在开始DEC治疗之前,他们应该做以下几点:
检测血液中微丝蚴的数量,因为使用DEC治疗重度感染(≥ 8000微丝蚴/mL 血液)时会导致潜在的致命性脑病
排除合并盘尾丝虫感染,因为DEC可导致盘尾丝虫病患者的严重过敏反应(马佐提反应),并可能会加重盘尾丝虫病患者的眼部和皮肤病变
临床医师在检测微丝蚴的数量时应寻求专家协助,从而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
轻度感染的治疗
有症状的绦虫和 < 8000 微丝蚴/mL 血液的患者每天服用 3 次 DEC 2.7 至 3.3 mg/kg,共 21 天。
重度感染的治疗
在重度感染的患者中,丝虫抗原(随着乙胺嗪杀死微丝蚴而释放出来)可能会激发脑病,进而导致昏迷和死亡。血液中微丝蚴的量≥8000/mL的罗阿丝虫病患者有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风险,可通过成分输血或应用阿苯达唑200mg每日2次口服共21天进行预防;目的是在启动DEC治疗前将血液中微丝蚴的量>减少到<8000/mL。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多个疗程的DEC治疗。
对于经过≥2次DEC治疗疗程仍失败的患者可给予轮治疗与DEC患者可给予阿苯达唑200mg每日2次口服共21天治疗。
也可应用伊维菌素清除微丝蚴,但最好是选择阿苯达唑,因为该药起效较慢,加剧脑病的危险性也较小。
预防Loiasis
每周一次口服二乙基氨基马嗪 (DEC) 300 mg 可用于预防长期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者的loiasis。
应用驱虫剂(包括氯菊酯浸泡过的衣服)以及穿着长袖衣裤可以减少感染斑虻的叮咬。因为虻多在白天叮咬,所以蚊帐的作用不大。
关键点
人类是所知的Loa loa, 自然宿主。
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但有些患者有血管性水肿(卡拉巴丝虫性肿块),主要发生在四肢,或者报告蠕虫在他们的眼睛上移动。
通过显微镜检查外周血标本,应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采血,因为这时候的微丝蚴血症水平最高。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确诊和测定微丝虫的浓度。
偶尔,可通过观察在结膜下迁移的成虫或通过外科手术从眼睛或皮肤上移除并鉴定为罗阿丝虫来确诊罗阿丝虫病。
二乙基卡巴嗪是唯一能杀死微丝虫和成虫的药物,不应用于同时感染 Onchocerca volvulus的患者; 在美国,它只能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获得。
寻求专家协助,测定微丝蚴的数量并确定感染的严重程度,在开始治疗前需要征求专家意见。
对于重度感染的患者,推荐采用单采血液成分的手段或阿苯达唑预处理,因为在这些患者中,在乙胺嗪杀死微丝蚴后可能出现大量丝虫抗原释放,进而引发脑病,导致昏迷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