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明确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综合征,包括: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血管异常。这些异常血管可导致反复出血,但大出血罕见。诊断依靠内镜,有时需血管造影。诊断需要内镜,有时需血管造影。通常行内镜下止血处理,偶尔需通过血管造影行栓塞治疗,或手术治疗。
(参见 消化道出血概述)。
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发育不良,动静脉畸形)主要由盲肠及升结肠血管扩张或扭曲所致。主要见于年龄 > 60岁患者,是该年龄段下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原因。通常认为是血管退行性变,与其他血管性异常无关。大多数患者有2~3处病变,典型病变为0.5~1.0 cm、鲜红色、平坦或轻度凸起,表面覆有薄层上皮。
血管发育异常常伴发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肾衰竭、主动脉瓣狭窄、肝硬化、CREST综合征[皮肤钙沉着、Raynaud现象、食管运动障碍、肢端硬化、毛细血管扩张),肠道放射治疗后也可能发生。
胃窦血管发育异常(西瓜胃或GAVE)由粗大扩张静脉沿胃成线样分布所致,呈现出西瓜条纹形态。主要见于老年女性,病因不清。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Rendu-Osler-Weber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致全身各个部位的多支血管病变,包括整个消化道。患者40岁前极少见消化道出血。
Dieulafoy病为穿透消化道壁的异常粗大动脉所致,偶尔穿透黏膜引起大出血。主要见于胃近端。
动静脉畸形和血管瘤,均为血管先天性疾病,可发生于胃肠道,但较罕见。
血管胃肠道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血管性疾病通常无痛。
患者经常出现血红素阳性粪便或直肠少量鲜红色血液。出血呈间歇性,有时发作间隔较长。上消化道病变出血常表现为黑便。
除了因 Dieulafoy 病导致出血的患者外,大出血并不常见。
胃肠道血管病变的诊断
内镜
血管性病变最常通过内镜检查诊断。
如果常规内镜无法诊断,可行小肠镜、胶囊内镜、术中小肠镜、或内脏血管造影。
锝99m标记红细胞扫描敏感性不高,但有助病变定位,使内镜检查或血管造影更有目的性。
血管胃肠道病变的治疗
内镜下凝固
内镜下凝血(热极、激光、氩离子或双极电凝)能有效地处理大多数血管性疾病。如果血管扩张被认为是出血的原因,则使用内窥镜凝血治疗。金属钛夹可用于某些病变。ta'men常复发,虽然有若干证据提示口服雌激素-孕酮联合制剂能减少复发。
轻度反复出血可长期服用铁剂治疗。
内镜处理无效的严重出血,需行血管造影下栓塞或手术治疗。但是,仍有15%~25%患者手术治疗后再次出血。
关键点
各种遗传性和获得性血管异常可引起轻度至中度消化道道出血(通常为下消化道)。
首选内镜下凝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