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性障碍是指在无明显外界原因的情况下伪装或制造躯体或心理症状(也没有明显的外部获益,例如休假)。
其原因不详,但与应激和重度人格障碍可能有关系。
症状可以逼真可信。
患者可到处求医问药,寻求治疗。
医生可在排除其他疾病并找到伪装证据后确诊本病。
目前尚无疗效明显的治疗措施,但心理治疗可有帮助。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旧称孟乔森综合征。做作性障碍也可能施加于他人(之前称为代理型做作性障碍,参见施加于他人的做作性障碍和躯体症状和相关障碍概述)。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患者反复伪装患病。如果他们确实患病,他们会夸大或虚报症状,假装自己的病情比实际要严重。不过,该障碍比单纯的不诚实要复杂。它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与重度情感障碍有关。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的成因不明,但可能牵涉到应激和重度人格障碍,最经常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早年可受过精神和躯体虐待,或童年时患过重病或有亲戚患重病。他们似乎在自我身份和/或自尊方面存在障碍,情感关系也不稳定。伪装患病可以是他们提高或保护自尊的一种方式,比如他们通过伪装疾病可将社交或工作问题归罪于自己的疾病,与有名的医生和医院攀上关系,或显得自己很独特、英勇或精通医学。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类似于佯病症者(假装患有躯体疾病以获得某种好处的人,例如领取保险金或休假),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有意识和故意的。不过,与佯病症者不同的是,做作性障碍患者不受外在奖励的驱动。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的症状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患者可报告一些类似于某一特定疾病的躯体症状,比如类似于心肌梗死的胸痛。或者,患者报告一些可由很多疾病导致的症状,比如尿中带血、腹泻或发烧。他们通常对自己伪装的疾病知道很多—比如,他们知道心肌梗死的疼痛可由心脏放射至左臂或下巴。他们可能会篡改病历,证明他们患有某种疾病。有时,他们会对自己做一些手脚,制造出症状。例如,他们可以扎破手指,将血液放入尿液样本中。或者,他们可将细菌注射到皮下,制造发烧和溃疡症状。
存在这类障碍的患者通常想当聪明,也很机智。他们不仅知道如何逼真地模仿疾病,也精通医疗操作知识。他们善于获得关注以便于住院治疗和进行更深入的检测和治疗,包括一些重要的手术。虽然他们有意识的伪装疾病,但他们的动机和要求关注却是无意识的。他们通常到处求医问药,寻求治疗。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可能毕生持续存在。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的诊断
医生根据标准精神病诊断标准进行评估
体格检查,有时进行医学检查,以评估躯体疾病
医生首先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各种测试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任何躯体和精神疾病。大多数时候,患者的症状描述令人信服,有时可误导医生。但是,医生可根据以下情况怀疑患者有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
病史逼真但前后矛盾。
治疗后,症状不见缓解反而加重。
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或者当治疗完 1 组症状后,患者又出现其他症状或转往其他医院治疗。
患者对医疗操作甚为熟悉。
患者愿意或渴望接受诊断性测试和手术治疗。
他们有到处求医问药的历史。
他们拒绝医生与其家人或曾经治疗过他们的医生谈话。
当一个人表现出患病、受损或受伤且出现以下所有症状时,即可诊断为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
医生观察到或发现夸大、伪装、捏造、自制症状或篡改病历的证据。
该人没有明显的伪造或夸大症状的外部诱因。
排除其他疾病。
医生可将患者转给精神科医生或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
若能早期确诊,那些危险的侵入性检查、手术操作和不必要的治疗即可被避免。
施加于自己的做作性障碍的治疗
无明显有效的治疗
目前无明显有效的治疗。如果患者为伪装的疾病获得治疗,可能会暂时感到解脱,但通常会再报告其他症状并要求进一步的治疗。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生应避免不必要的检测和治疗。
心理治疗,尤其是认知行为治疗常可使患者获益。它着重改变患者的想法和行为。它或许也能帮助患者找到障碍的根源,并对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