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是一种虫媒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
黄热病仅发生在中非的热带地区、巴拿马南部和南美洲。
某些黄热病患者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但其他人有更严重的症状,如皮肤黄染(黄疸)、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出血。
医生通过培育(培养)病毒、进行血液化验以检测病毒抗体,或通过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帮助识别病毒的遗传物质来诊断黄热病。
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的,包括药物治疗或预防出血。
居住在疾病流行国家的人们和前往黄热病常见地区的旅行者都可以接受疫苗接种,但是避免蚊虫叮咬也很重要。
黄热病由黄病毒引起,并经由蚊虫传播。
黄热病是一种最容易识别和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病毒感染。过去,黄热病的大规模流行曾引起数万人死亡。该病曾经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普遍存在,现在仅在中非、巴拿马南部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发生。感染多发生于南美的酷热、多雨、潮湿月份以及非洲的雨季晚期和干季早期。
黄热病的症状
一些感染者可以没有症状。有些出现轻度症状,有些则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
黄热病症状通常在被感染的蚊虫叮咬后约 3 至 6 天出现。初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肌痛、寒战和低热,通常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极度疲劳、烦躁和坐立不安是常见症状。面部可出现潮红。
所有这些症状在几天后消失。随后一部分人康复,但另一些人在最初的症状消失后数小时或几天后出现高热、恶心、呕吐及严重的周身疼痛,由于肝脏受到影响而使皮肤变成黄色(黄疸)。由于肝脏受到感染,皮肤变黄(黄疸)。通常合并有鼻部、口腔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有呕血。他们可出现意识模糊和情感淡漠。
有些患者出现谵妄。他们有极低的血压(休克)。严重的感染可引起癫痫发作、多脏器功能障碍,可出现昏迷;30% 至 60% 有严重出血和发热的患者死亡。
黄热病的诊断
培养或血液测试
生活在感染常见地区并出现典型症状时应怀疑黄热病,
医师可通过病毒培育(培养)或检测血中病毒抗体来诊断黄热病。或者可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来生成病毒遗传物质的许多拷贝。这种技术使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病毒。
黄热病的治疗
支持性治疗
黄热病的治疗涉及支持性护理,包括治疗或预防出血的药物,例如注射维生素 K(可帮助凝血)。
对黄热病无特殊的治疗。
黄热病的预防
预防黄热病包括
避免蚊虫叮咬
疫苗接种
隔离
避免蚊子叮咬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在黄热病流行区居住或旅行的人可以
往皮肤上喷洒 DEET(避蚊胺)驱蚊剂。
挂蚊帐。
穿长袖上衣和长裤。
留在装有空调或使用窗户和门纱窗来挡住蚊子的地方。
用氯菊酯杀虫剂处理服装和装备(不要直接涂抹在皮肤上)。
对于儿童,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不要对 2 个月以下的婴儿使用驱蚊剂。
不要在 3 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使用含柠檬桉叶油(对位烷二醇)的产品。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成人应该给自己手上喷洒驱蚊剂,然后将其涂抹在儿童的皮肤上。
让儿童穿着覆盖胳膊和腿的衣服,或用蚊帐覆盖婴儿床、婴儿车或婴儿提篮。
请勿在儿童的手、眼、口或割伤或刺激的皮肤上使用驱虫剂。
已研制出有效率达95%的黄热病疫苗。单剂疫苗可以终生抵抗黄热病。人们应在前往黄热病流行国家至少 10 天之前接种疫苗。在美国,仅有获得美国公共卫生署授权的黄热病疫苗接种诊所才能提供疫苗接种。然而,有很多这样的中心(参见 CDC:黄热病疫苗接种诊所)。
很多国家仅对来自黄热病高发区的旅行者有疫苗接种要求。如果一个人要到黄热病流行区旅行,应接种疫苗。
黄热病导致的猴子死亡通常提示丛林暴发,并有扩散给人类的风险。在这些地区,未接种疫苗的人应撤离该区域,直到他们接种疫苗。可通过及时的大规模黄热病疫苗接种进行免疫接种来控制持续的黄热病暴发。
疫苗不可接种给
孕妇
6月龄以下婴儿
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如艾滋病(AIDS)患者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感染者,应隔离在带纱窗的房间内,并在房间内喷洒杀虫剂,以防病毒经蚊虫进一步传播。